当前位置: 首页 名人 浙江 嘉兴 海盐县

朱昌颐

海盐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 【清】
  • 浙江嘉兴人
  • 更新:2020-12-30 11:27
  • 网友“迣膤、殘傷”分享

朱昌颐是清朝人,是海盐地区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状元,后被授予翰林编修的官职,官至吏科给事中,留有《鹤天鲸海焚余稿》传世!

朱昌颐图片由网友“迣膤、殘傷”提供

朱昌颐

字吉求,号正甫,又号朵山,海盐人,自幼好学,嗜书如命。

嘉庆十八年(1813年),拔贡入国子监学习。

道光五年(1825)八月,考中顺天乡试,成为一名举人。

道光六年(1826年)二月,考中会试 ,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中丙戌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历官吏科给事中。

朱昌颐为官时能“洞悉利弊,实心任事”、“弹章无所避忌”。归隐后,朱昌颐应邀于杭州敷文书院执教,被学者奉为楷模。

人物轶事

当时,科举制度十分死板,规定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写的是“八股文章”,脱离实际,毫无用处,所以朱昌颐每天“之乎哉也”的读呀、背呀、写呀,久而久之写得了一手好字,肚皮里却没有真才实学。他考秀才,考举人,都是凭字写得好被录取。

进京后,就精心写了一把扇面,送给主考官,主考官十分赏识,就把这把扇子留在手头。第二天皇帝召见主考官,主考官竟把扇子随身带进了皇宫。哪知道道光皇帝虽然是个满人,却也喜欢汉字,见后爱不释手。

殿试那天,道光皇帝摇着这把扇子批阅送上来的考卷,看到朱昌颐那张时,觉得卷子上的字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和手中扇子一对照,原来正是出自同一个人手笔,顿时龙心大喜,也不管原来的内定方案,连考卷内容陪也没有细看,就提起御笔在朱昌颐的考卷上用朱色一点,算是钦定状元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太监大吃一惊,连忙上前叩头劝阻说:“万岁爷,这次状元不是早就内定吏部尚书的儿子了吗?”道光皇帝一听很不快乐,心想:皇帝历来是金口,哪有悔改的道理,就回答说:“不必多言,今天我御笔已点,不能再改,前几天内定的人就下次再做状元吧!”太监还想劝阻,又禀告说:“朱昌颐的考卷上还有错误呢!他把万岁万岁万万岁写成了万岁万岁千万岁,这怎么可以?”道光皇帝感到有失尊严,立即来了一个将错就错,说:“胡说,朕也不想万万岁,能活到千万岁已经心满意足了。”就这样,朱昌颐中了头名状元。

朱昌颐成了状元后,吏部尚书自然怀恨在心,因此他又上朝奏明皇帝,要皇帝再口试一次,看看朱昌颐的真才实学,以确定官职的大小。道光皇帝答应了,于是在退朝以后单独召见朱昌颐。皇帝忽然想起自己身上穿的绫罗绸缎,都是江南织选送来,而朱昌颐正是嘉兴府人,所以就问道:“爱卿呀,你来自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当地农家都养蚕缫丝,你可知道蚕宝宝有几只脚?”这下朱昌颐可慌了手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虽然长在农村,却从来没有接触过养蚕的事,更不用说知道蚕有几只脚了。皇帝一看朱昌颐的窘态,知道他本事平常,就说:“爱卿既然不知,大概书还读得不够,朕再送你端砚一方,御墨十锭,继续努力读书吧!”所以朱昌颐只做了一任普通的监察官,就不得不告老还乡了。

浙江嘉兴最新名人

网站声明: 本站《朱昌颐》由"迣膤、殘傷"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