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香港

大澳龙舟游涌

延续了一百多年历史的节日庆典
  • 区域:香港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16 09:15
  • 网友“墨染孤舟”分享

端午节是全球华人的节日,而香港这一天除了包粽子以外们还有其他的习俗就是龙舟比赛,俗称大澳龙舟游涌,每逢端午佳节全球华人以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庆贺端午节时,也有很多慕名来观赏香港的“龙舟游涌”仪式,大澳龙舟游涌是全香港独有,在华南地区也是凤毛麟角,一起和本地屋小编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大澳龙舟游涌

大澳龙舟游涌图片由网友“墨染孤舟”提供

由当地三个传统渔业行会,即扒艇行、鲜鱼行和合心堂合办,旨在祈求合境平安。行会成员划龙舟到杨侯庙、天后庙、关帝庙和洪圣庙请出小神像, 沿途焚烧金银衣纸,为水中的幽魂化衣。而在“送神”仪式后,行会成员会聚餐过节。小渔村也能累积巨大的文化宝藏!

简介

为配合新高中学制,香港文化博物馆联同教育局、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及香港大澳传统龙舟协会,于同日合办实地考察,邀请中学教师参加,藉此推广这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澳传统龙舟游涌暨庆祝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礼」时表示,活动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举办这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的大日子,另一方面亦是庆祝大澳端午龙舟游涌成功申报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政事务局于二○○九年九月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长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和大坑舞火龙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区政府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力提升社会的认知及对保护这种文化资源的重视,并以不同方式推展有关工作,包括研究、教育、推广、申遗和传承等,当局现正进行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编制香港第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整个普查预计于二○一二年上半年完成。此外,当局亦于二○○八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就普查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向特区政府提供意见。

历史渊源

相传在百多年前,大澳出现瘟疫,渔民用龙舟拖载有从各庙宇接来的神像的小艇巡游水道,瘟疫得以驱除。之后,这个当地称为「龙舟游涌」的传统维持到至今。

每年端午节,大澳三个传统渔业行会,即扒艇行、鲜鱼行和合心堂,均举办传统“龙舟游涌”宗教活动。行会成员于农历五月初四早上顺序前往大澳四间庙宇即杨侯庙、天后庙、关帝庙、洪圣庙请出小神像,接返各行会供奉祭祀。

文化内涵

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早上,扒艇行行会成员划龙舟到杨侯庙后的宝珠潭山边采集青草,然后将草放进龙口,称为「采青」。行会的长老又以雄鸡血混到白酒,然后洒到龙头、龙尾及船身上,称为「喝龙」,有辟邪之意。但政府禁止市民饲养活鸡,此仪式现已无法进行。

接着进行的活动,就是「游涌」,当地人又称之为「游神」,由龙舟拖着载有神像的小艇巡游各水道,沿途为水中的幽魂化衣,也就是焚烧金银衣纸,棚屋居民也同时朝着巡游的龙舟焚香拜祭,祈求合境平安。游涌完毕后,三条龙舟进行竞渡表演,以娱乐神明。至下午,各行会进行「送神」,把神像送回各庙宇。

香港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涌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大澳龙舟游涌》由"墨染孤舟"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