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福建 三明 永安市

永安大腔戏

是三明永安市的一个特色表演戏剧
  • 区域:福建三明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1-10-08 10:57
  • 网友“丑/角色”分享

永安大腔戏是三明永安市的一个特色表演戏剧,起源于明朝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唱腔和表演形式都很有特色,一直传承至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表演戏剧吧!

永安大腔戏

永安大腔戏图片由网友“丑/角色”提供

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随着熊姓家族部分成员向周边地区的迁徙,大腔戏传播到大田、尤溪、沙县等地。永安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

唱腔特点

永安大腔戏作为弋阳腔一个支派的大腔戏,其唱腔属弋阳腔系。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字多腔少,一泻而尽”。演员发声以大嗓为主,大小嗓结合,演出中后台不断帮腔,保留着弋阳腔“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特点。唱词多为长短句格式,属中洲音韵。同时,大腔戏在形成与发展中,由于善于与当地山歌、民歌、道士腔相结合,又具有“错用乡语”,“顺口而歌”,“改调而歌",“随心令”等个性特色,开辟中国戏曲舞台上别具一格的戏曲唱腔。

表演特色

舞台陈设十分简单,演出时舞台上仅陈设一桌二椅,演员戏服较为简单,或干脆不穿戏服,只用红、黑、白三色化装,而后挂上别具一格的"须套",走到桌前表演,这是大腔戏的象征性服饰。司鼓坐在椅上打鼓,并自始至终不停地干唱,与演员配戏。

福建三明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永安大腔戏》由"丑/角色"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