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湖北 武汉 黄陂区

黄陂民间彩词

湖北记忆:黄陂民间彩词
  • 区域:湖北武汉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03 14:35
  • 网友“乡非!”分享

黄陂民间彩词 是在各种节日文娱和庆典活动中喊彩和唱彩歌较为流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论是过春节、元宵佳节,还是平时婚丧嫁娶、建房上梁、生日祝寿都有喊彩和唱彩歌的习俗。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2013年,黄陂彩词入选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汉地区人民从古至今十分重视传统民族节日,在各种节日文娱和庆典活动中喊彩和唱彩歌较为流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论是过春节、元宵佳节,还是平时婚丧嫁娶、建房上梁、生日祝寿都有喊彩和唱彩歌的习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地区的民间彩歌以它节奏鲜明有力、韵律自由、好唱好记的和彩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的特色,和它的古老性、丰富性而引起了群众的喜爱和省内外从事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专家们的重视。

自古以来,武汉便是我国南北交通要冲,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尤其是古代的汉口一带还是一遍泽国,南来北往的商旅、官吏、军队,多在汉口经过或歇脚。因此,武汉就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重地。笔者在搜集民间彩歌过程中,追根溯源,把武汉地区长江以南与长江以北的民间彩歌作了比较,发现这里面的彩歌除了在音乐和演唱形式上有小小差异外,在歌词内容上却有惊人的相似,形成了武汉地区一个独有的彩歌支系。

来源

唐朝贞观年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为庆盛世,全民同乐,唐太宗李世民颁旨,在元宵佳节以百兽之王狮子为主要形象,举行盛大花灯会。从这时起,玩狮喊彩就出现了。此说尚无史籍可考,但唐代诗人元稹记载:当时民间说书艺术已相当发达,艺人说《一枝花话》(即《李娃传》故事)可连说五六个小时,受到百姓喜爱。还有闻名于世的唐人张打油,就是一个喊彩的能手。可见,彩歌在唐代就已流行了。

清代嘉庆后还出现了专业的“彩扮莲花落”,彩歌得到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打击乐器,能扮演人物故事。这说明彩歌自古有之,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喊彩的出现,我认为它最早应起源于民间歌谣的“徒歌”。徒歌是只说不唱的谣,它节奏鲜明有力,韵律自由,说起来琅琅上口,好记好说。喊彩正是继承了徒歌的特点,能及时对各种情景和事件入手,铺陈其事,直抒胸臆,有迷人的艺术吸引力。例如在旧社会,叫花子到勤行(食品店)喊彩:

“莲花落,来得忙。恭喜老板开勤行。做的饼子像月亮。炸的油条喷喷香。”

喊过彩词,老板不给打发,叫花子立刻又接着喊起来:“时候在明天。牛死马生瘟。恭喜你的儿子死。媳妇早嫁人。”

黄陂民间彩词图片由网友“乡非!”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乡非!”提供

武汉民间彩词举偶

武汉自古就有节日欢庆的传统。每当节日来到以前,人们自觉组织各种文娱活动:玩狮子、舞龙灯、划采船、耍蚌蛤精、踩高跷……最突出的黄陂区、汉阳区、武昌区、新洲区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家家户户制作各式花灯,游街比赛、展览。像“金狮彩”、“龙灯彩”、“采莲船彩”等。每种形式均要喊彩,如在玩龙灯开场时唱:锣鼓打得闹腾腾,弟子特来庆龙神。洗手焚香燃彩烛,手开神光点墨金,庆贺世界得太平……

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一些男婚女嫁、祭祖吊丧、生儿育女、拜师学艺、做生祝寿、造屋上梁等活动中,许多人选择以喊彩唱歌表示祝贺,如在结婚贺喜堂时唱:来到喜堂前,举日欢根源,今日公子如状元,龙凤结良缘……

各种行业、店铺开张营业时要大唱彩歌,以示庆贺,以求开张吉利。如黄陂区黄花涝的老百姓在贺鱼行开业庆典时唱:采莲船,划得忙,特来庆贺老鱼行。鲤鱼将军挂帅印,官运亨通是你行。鲫鱼老针压粮草,链子在前探军情,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不亏本。黑鱼头上有七星,照得行家盈万本。黄鱼走路扯篷跑,顺风顺水日日新……

在采莲船、玩虾灯、舞龙灯、踩高跷等传统文艺表演中,有一定情节的爱情彩歌,往往将喜庆活动推向一个个小热潮。如:妹妹生得像枝花,牡丹花开不如她。人又俊来手又巧,织出绫罗美如画……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也有歌谣。他们在山地上唱锄草歌,在水田唱插秧歌,在筑堤建坝时唱打硪歌,在拉纤、榨油时唱号子歌,甚至连妇女操持家务也自吟小调等。如黄陂区在修筑滠水大堤打硪时唱:两手抓紧脚站稳,前弓后倾力出匀。猛提猛打齐用力,脚基不紧枉费心。石硪高举重重落,争强比胜有精神。今年苦干根基好,确保明年好收成。越打越唱越起劲,不怕天寒地结冰。齐心合力加油干,修好水渠当明春。

湖北武汉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词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黄陂民间彩词》由"乡非!"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