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鼓吹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区域:河北秦皇岛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06 14:50
  • 网友“芈猫-”分享

河北鼓吹乐起源于隋末,明中叶以后日渐成熟繁盛。河北鼓吹乐一曲多变,器乐组合独特,节奏强烈,曲牌曲目丰富,演奏风格粗犷热烈、欢快活泼,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礼仪、娱乐、民俗、祭祀等多方面重要的社会功能。河北鼓吹乐代表曲目主要有《一枝花》《太行情》《小放驴》等。

河北鼓吹乐

河北鼓吹乐图片由网友“芈猫-”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芈猫-”提供

隋末,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永年建都称王时,军中和民间就已有吹打乐。明中叶以后,河北鼓吹乐日渐成熟、繁盛。清光绪年间,编制的《永年县志(风俗志)》中记载,民间婚葬祭礼时大量使用河北鼓吹乐,代代相传不替。20世纪70年代前,在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中,河北鼓吹乐这种艺术仍然十分兴旺。

河北鼓吹乐演奏方式多样,主要有吹奏乐、打击乐和咔戏三种。河北鼓吹乐演奏技巧独特,有线上、加花、成字、花舌、颤指、三强音、变色等方式,更有用三节唢呐演奏的“拔三节”及“别把”、“串吹”等,吹奏与形体动作表演有机地结合,演奏风格粗犷有力,活泼风趣,热烈诙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河北鼓吹乐在演奏时一般以79人组班进行,后来又加入了戏曲演员,演奏形式更加丰富。

河北鼓吹乐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年节喜庆和民间舞蹈的伴奏,历来深受群众欢迎。它以家传、干亲拜把子和拜师收徒三种方式传承,历代人才云集,名家辈出,许多乐手都有“少年学艺家乡中,成年卖艺下关东,晚年传艺回故里,关内关外传美名”的从艺经历。

河北鼓吹乐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及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河北冀东南鼓吹乐中最具代表性,是河北省最有影响的民间器乐曲种之一,是研究学习中国民间音乐的珍贵资料,其传统演奏方式、演奏技巧及演奏风格对中国当代民族吹奏表演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近些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河北鼓吹乐处于日益萎缩、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中,亟待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申报的“河北鼓吹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11月,河北鼓吹乐抚宁市级传承人董连吉,在北戴河新区举办河北鼓吹乐“董家班”传习所,开设公益课程,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使这一非遗项目得以绽放新的活力。

河北秦皇岛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吹乐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河北鼓吹乐》由"芈猫-"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