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山西 太原 小店区

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是一种富有民间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地方小戏
  • 区域:山西太原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07 10:10
  • 网友“温柔演技”分享

太原秧歌是流行在太原市南北郊区(旧太原县和阳曲县)农村的一个民间戏曲剧种,当地群众叫“社儿”,祁县太谷一带的群众叫“上路秧歌”。过去一度曾把太原秧歌和祁太秧歌,统称为晋中秧歌,终因艺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两地艺人各自不同的艺术创造,又发展了它们之间的差别,逐渐演变成两个各有千秋的姊妹艺术品种而流传到现在。

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图片由网友“温柔演技”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温柔演技”提供

关于传说

太原秧歌的起始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自西安进军北京时,路经山西太原,村村接应,处处欢迎,有人即兴编唱时调祝贺义军,闯王见此十分高兴,即号召百姓仿调歌唱。义军走后,歌声未绝,反而遍及田野,秧歌从此兴起。另一种传说是前清举人孙培吉(山西太谷县人),因未得宠转而当了秧歌班主。他曾编过不少秧歌剧本,还对秧歌的历史沿革做过一些研究。当时艺人听他讲过康熙皇帝下江南看秧歌的故事。康熙巡视江南时,见扬州等地的群众,在街头演唱秧歌,甚为动听,下令北方人也模仿声调,于是南方的“地秧歌”传来北方。从太原秧歌现有剧目看,确有一些反映南方人民生活的内容。如《刘三推车》是从扬州传来的,后由太谷县南沙河一个叫庄子的老艺人加工排练搬上舞台,传入太原。又如《踢银灯》是浙江绍兴传来的,《四女采茶》是江西传来的。两种传说相互矛盾,不足为凭,但却说明了秧歌确系来自民间,由劳动人民自编自唱。

简介

太原秧歌宫调式居多,徽调式次之。打击乐器有鼓板、 [2]  手板、梆子、马锣、铙钹、铰子、小锣、战鼓等;弦乐有扬琴、胡呼、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小提琴、大提琴等。早期唱腔无弦乐伴奏,只用简单的打击乐配以过门,锣鼓经有走场、切场、散场、一二五锤、二五锤、一二花二五锤、二三七锤等。后来因移植改编了不少传统剧目,又吸取了晋剧中的七锤子、介板、流水、披头子等。新中国成立后才加进了弦乐伴奏。太原秧歌角色行当分为生(小生、武生、须生、老生)、旦(小旦、青衣、彩旦)、净(大花脸、二花脸)、丑、末等。因条件限制,一般不演盔甲戏。在表演上,有一套程式唱、做、念、打和锣鼓经配合得比较协调,风格统一,群众喜闻乐见。后来在移植晋剧的剧目中,道白采用蒲白,身段动作及锣鼓经也是从晋剧中搬来的,但唱腔却用的是十字大调,此曲比较单调,难以表现各种人物的复杂情感,因而听起来不太协调,艺人们称之为“风搅雪”,实际是风格不统一。不过,也正因为同晋剧的靠近,近年来已经很少有人表演,当代观众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太原秧歌,此剧种基本面临绝迹。在此做些详细记述,也是为了使太原秧歌对后人有所记忆。

太原秧歌属单曲体,即一剧一曲。曲牌分为大套曲(十字大调)和小曲曲两部分,大套曲演唱的是反映历史题材的剧目,如《游湖》、《庆顶珠》,《翠屏山》等;小曲曲演唱的则是表现婚姻、爱情和劳动生活的剧目,如《捣米》、《小赶会》、《姐妹俩》等;还有一部分剧目是从其它剧种演变过来的,如《刘三推车》、《招亲》等。行进演出中男演员大多以武生打扮,女演员以小旦装扮,步法有颠步、云步、剪步和飞脚等。男演员以马鞭或扇子为表演道具,女演员以手帕、花扇为道具。秧歌在街头行进时,“一个唱的是十字调,一个唱的是二宝调”,在钗、鼓、钹、小锣、大锣、梆子等武场乐器伴奏下徐徐前进,每到人群聚集红火热闹的街道,打开场子,表演一个或几个剧情简单而又精彩的小剧目,如《十二月采花》、《放风筝》、《盼五更》、《看红灯》、《捣米》等。

山西太原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秧歌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太原秧歌》由"温柔演技"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