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新疆 昌吉 昌吉市

新疆曲子

新疆曲子融合了很多民族艺术
  • 区域:新疆昌吉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2-03 09:20
  • 网友“偏痴”分享

新疆曲子主要以二胡、板胡为主奏乐器,新疆曲子融入很多民族的艺术。大家一起来具体看看吧!

新疆曲子

新疆曲子图片由网友“偏痴”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偏痴”提供

历史渊源

曲子剧是广泛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民间小戏,又称小曲子、地摊子、刨土坑。最早的曲子班社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甘肃清水县的元门乡曲子班,所演小戏已具有装扮演故事的雏形。随着丝绸之路沿线商业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到了清朝中期,民间职业曲子班社已遍布河西走廊,受到乡村民众的喜爱。

表演方式

新疆曲子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三弦、二胡、板胡和碰铃等自行伴奏,轮递演唱,唱腔音乐十分丰富。

伴奏乐曲

新疆曲子演出时以三弦、板胡和二胡为主奏乐器,其他乐器如笛子、甩子、瓦子等则根据演出人员情况决定取舍。

曲目内容

新疆曲子有雅有俗,习称素曲子和荤曲子(粉曲子)。素曲子的内容与主题正统优雅、戏谑讽刺占多数。如《天官赐福》《访棚》《八洞神仙》等。荤曲子内容诙谐滑稽、幽默风趣。如《燕青打擂》《俩亲家打架》等。新疆曲子从功能上分,有文曲子和武曲子两类。文曲子多为开场曲目。武曲子的演唱环境不限。

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发展,新疆曲子的受众逐步减少,生存环境日渐狭小,一些颇有造诣的曲子艺人年事已高,逐步中止了演唱活动,有的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的现象日益明显,一些演唱和演奏技巧因此难以得到传承。濒危的新疆曲子,亟待抢救和保护。

保护措施

在政府、民间与科研机构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曲子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度重视,“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一系列政策制定实施,从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来看,新疆曲子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能抓住机遇,突破发展瓶颈,新疆曲子剧将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局面。

曲艺价值

新疆曲子是多民族艺术融合的结晶,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为流行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伦理道德的教化,发挥了重要的功用。新疆曲子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的,这里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发展的。

新疆昌吉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曲子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新疆曲子》由"偏痴"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