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景点 安徽 蚌埠 怀远县

怀远禹王宫

是为了纪念大禹而建的一处古迹。
  • 更新:2021-01-20 11:43
  • 网友“姓大名爷”分享
  • 区域:安徽蚌埠
  •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东南涂山之顶

怀远禹王宫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建的一处祠庙,相传为刘邦下令建造,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依托于涂山和淮河,气势威严,是一处大型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的维修,现在已经对位正式开放,也成为了游客们怀念大禹的地方。

怀远禹王宫图片由网友“姓大名爷”提供

怀远禹王宫简介

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又称涂山祠,位于大禹劈山导淮的涂山顶峰,山下涡淮汇聚,滚滚东流;山上松柏葱郁,古迹遍布。

禹王宫,《安徽省志-民族宗教志》(1997年版)载:道士们历代相传,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统兵镇压淮南王英布,经涂山巡视大禹遗迹,令刘长在山顶建禹庙,使后人永怀大禹治水之功德。

其后汉武帝刘彻、三国时曹操父子先后到此。《安徽通志》载:怀远涂山,元以前已有天庆观。元大德年间改名元妙观。

禹王宫,又据元大德年间吴文魁《重修禹王庙记》去:唐以前已有禹庙,唐高宗时江南巡抚狄仁杰毁吴楚淫祠时,“禹庙巍然独存”。

历史渊源

禹王庙原先规模较小。明正德、万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与扩建。正德九年,扩建了禹王宫,增建了钟、鼓二楼,气势宏伟壮观。

“前后殿宇,焕然而增新,大门、垣墙,翼然而严整;钟、鼓二楼,巍然而雄峙,规模宏远,视昔不侔焉”(明正德十年《重修禹王庙碑记》)。

此时,涂山禹王宫按中、东、西三条轴线,正式形成前后“五进、十殿、九院”,有殿堂40多间。第一进七间,中三间等高为山门。

布局结构

禹王宫,门两侧横书“空山垂四壁,古庙独千秋”巨字。第二进为崇德院穿堂,又名拜厅,是游人休憩品茗之处。第三进为禹王殿,内容塑大禹塑像,皋陶、伯益配祀左右。第四进为启母殿。

怀远十二景之一的“东峰银杏”,即植于启母殿前,传说为大禹手植,惜毁于雷火。今树内生树,为一大奇观。第五进为玉皇楼,下层为玄武殿,中奉玄武大帝。其宏伟建筑一直保持到清康熙七年地震。

晚清和民国年间,禹王宫虽经多次修缮,由于列强入侵,内容忧外患,楼阁殿宇倒塌过半,文人题诗、绘画、石刻、楹联等变遭毁坏。

人文风光

庙原有三进,现尚存二进,院内有千年银杏两株,大可数围,拔地而起。西北有瞭望台,登临其上,涡、淮波涌,荆、涂翠峰,尽收眼底,西南有启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妇人远望,传为禹妻涂山氏望夫所化。西有“圣泉”“灵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

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刻,今珍藏庙壁;邓石如“旷览平城”摩岩题字,仍清晰可见。

小编点评

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又称涂山祠,位于大禹劈山导淮的涂山顶峰。

山下涡淮汇聚,滚滚东流;山上松柏葱郁,古迹遍布。

正院前的香寮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是禹王宫现存唯一的明代遗留建筑。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统兵镇压淮南王英布,经涂山巡视大禹遗迹,令刘长在山顶建禹庙,使后人永怀大禹治水之功德。

安徽蚌埠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王宫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怀远禹王宫》由"姓大名爷"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