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景点 山西 临汾 隰县

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石窟的发现为研究石造像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实物例证
  • 更新:2020-12-07 17:10
  • 网友“灵魂摆渡人”分享
  • 区域:山西临汾
  • 地址:隰县城北7公里七里脚村的城川河东岸

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是山西临汾隰县的一著名建筑景点,千佛洞的外形很独特,有很多的图案。而且形态不一,很具有特色。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

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图片由网友“灵魂摆渡人”提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由网友“灵魂摆渡人”提供

七里脚千佛洞石窟的发现为研究石窟造像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实物例证,是晋西地区目前最早的一处石窟,开凿于北魏到唐。石窟坐东向西,依崖开凿,现存庙院面积东西16米,南北17米,崖高15米,千佛洞共有两个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窟内造像70余尊。

结构

1、第一窟位于崖下南侧,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面宽2.72米,进深2.35米,高2.68米。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左右后三壁向里凿进,使其略呈三壁三龛样式,壁前有低坛。窟外立面,依崖面雕成仿木建筑结构样式,面宽一间,两角柱因风化剥落严重,柱体为八角形或方柱形尚难判断。柱下大上小,有明显的收分,柱头施栌斗,上承阑额一道。柱头铺作为一斗三升。补间可见两组人字形叉手,叉手为直臂式。斗栱之上为屋檐、瓦垄。顶作庑殿式,有鸱尾。

2、屋内正中开窟门,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均风化严重。左侧力士高1.2米,头扎上飘宝缯,面向窟门,服饰风化不清。左手置腹部,右手举胸前。一腿前伸,一腿向后,作举步状。身体侧向窟门。右侧力士高1.3米,头扎上飘宝缯,面残,颈下饰桃尖形项圈,双肩敷搭披巾,绕手臂下垂。上身袒,下身着裙,腰间束带。左手臂残,右臂下垂,手残。双腿姿势同左力士,身体侧向窟门。

3、窟外崖面上方有一排椽孔,其下有两个方形梁孔,可知在清代砌窑洞前,窟前曾建有木构窟檐。洞窟右侧崖面又有后代补凿小龛。其中位置靠上小龛为圆拱龛。龛两侧雕双树,树枝于龛上相交,构成龛楣。龛内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面部均风化。佛像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倚坐于坛上。可知佛像为龙华树下三会众生的弥勒形象。弟子居佛左侧,身披袈裟,拱手立于莲台上。菩萨居佛右侧,身佩璎珞,左手下垂执净瓶;右手上举持莲蕾,身姿呈S形扭曲。佛左右下方有二童,立于莲台上。龛下原有铭文,现已不清。从形象看,此龛应是唐代所凿。

4、主室正壁,龛作方形,平顶,内雕一佛二菩萨像。佛像坐高1.34米,头凿毁.长颈,宽肩,内着交领衫,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宽博,内外二层,成四瓣式,覆于座前。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臂上举,手残。露右足,结跏趺坐于方座上。

5、左侧菩萨高1.55米。头凿毁,双肩敷搭披巾,交叉于腹部,上身袒,下身着裙,裙摆外侈。左手下垂,手握一物;右手曲伸向前,持香袋。跣足立于台上。右侧菩萨高1.5米。头凿毁,双肩敷搭披巾,于腹部交叉穿环,下垂于膝后再上搭双肘下垂,服饰同左侧菩萨。左手下垂,持香袋;右手上举,握莲蕾,跣足立于台上。

6、窟外立面,崖面无任何雕饰,上部残存有长方形梁孔,其高度略高于第1窟椽孔。可知窟外亦曾建仿木窟檐,但与第1窟木构窟檐非同时期所建。窟门依崖开凿,作圆拱形,无门楣及门柱。门外右(北)侧崖面有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镌刻七言诗一首:“古壁开堂几百春,独遗小像志乾封。可信浮生如过隙,听取西流水至今。呜呼!自唐乾封二年(667年)迄今约五百余载,以故留题,时于大定廿三年中秋冯王上”。

山西临汾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石窟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由"灵魂摆渡人"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