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指南 教育指南

中国农业大学学院设置

  • 作者:放假者们@
  • 发布于:2023-05-10 16:53
  • 来源: 网络
  • 我要留言

众所周知北京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核心都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北京,我们精心整理了中国农业大学学院设置,相比这些内容定能让你了解到更多关于北京的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学院设置

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学院设置图片由网友“放假者们@”提供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农学院下设作物生态与农作学、作物生理与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生物技术4个系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另设区域农业发展、作物生理与栽培、作物化控、生物质工程、玉米、小麦、水稻、特用作物及种子科学与技术9个研究中心。

学院是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作物学一级学科,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作物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点学科,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成为第一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985工程”建设平台的核心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在2006年和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均被评为第一名;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56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4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四青”人才1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5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学院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

2007年,学院被国家批准建设为“植物生产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等11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在京、冀、鲁、琼等地建有试验农场,与10余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学生实习基地。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农业领导人才,学院创设了“乡村振兴—种业菁英班”和“乡村振兴—青年农场主菁英班”。

2022年,农学院按照农学大类招生,包括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课程学习,三年级分流后进行专业学习。

学院优势:

1.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2.作物学为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国家首批博士点学科

3.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点

4.农学专业为全国首个通过三级认证的农科类专业

5.种子科学与工程为国内首个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园艺学院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园艺学院下设果树学系、蔬菜学系和观赏园艺与园林系,覆盖园艺和园林2个本科专业;拥有园艺一级学科(含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风景园林硕士学位授予权。

果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蔬菜学和观赏园艺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园艺学为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园艺专业为我国农林类高校中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认证,并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学科在历届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学院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力量,现有专职教师81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8人,90%以上的专职教师均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学院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名、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名、北京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6名、北京市“科技新星”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个。

学院建设有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普度大学、奥本大学等建立了“2+2”联合培养模式。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年均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近年来,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在京、冀、鲁、陕、宁、川、闽等地建立科技示范园及8个校级教授工作站,与3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学生实习基地。

2022年,园艺学院按照专业招生,包括园艺、园林2个专业。

学院优势:

1. 果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蔬菜学和观赏园艺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 园艺学为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

3. 园艺专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我国农林类高校中首家通过中俄联合国际认证

4. 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5. 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植物保护学院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植物保护学院历史悠久,源于清末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学院下设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植物生物安全系3个系,拥有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以及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3个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植物保护学科是首批入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于2018年通过国际评估。植物保护专业被评为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北京市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是国内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认证的农科类专业。

学院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级人才青年计划入选者4人、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4人。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的挂靠单位,创办了我国首个植物病理学科英文期刊Phytopathology Research,共同主办了《植物保护学报》和《植物病理学报》等期刊。

学院拥有农业农村部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依托7位国家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3位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与京、黑、辽、豫、冀、鲁、云、琼等多地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共建试验基地和学生实践基地。

2022年,植物保护学院按专业招生,专业为植物保护。

学院优势:

1.植物保护首批入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2.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3.首批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4.国内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认证的农科类专业

5.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6.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7.首批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生物学院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生物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生物(生命科学)学院之一。现设有植物科学、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个系和1个教学中心。

学院拥有农业生物技术和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流科研平台;具备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

学院拥有倾心教书育人、专注科研探索以及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师资队伍,161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各类国家级优秀人才40余人次、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20余人次,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2人、北京市先进德育工作者2人。拥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招收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致力于生命科学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拥有国家理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2年,除理科实验班(生命科学)外,生物学院按照生物科学大类招生,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2个专业。

学院优势:

1. 国内最早设立的生物(生命科学)学院之一

2. 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3. 两个本科专业分别为首批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 首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

5. 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资源与环境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Environmental Sciences

资源与环境学院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全链条和理、工、农多学科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下设4个系:植物营养系、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农业气象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大气科学硕士授权一级学科,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和资源与环境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64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4人、实验师4人。教师队伍中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中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人社部和农业农村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生态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资源环境学科群。学院现有河北曲周农业绿色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野外实验站。依托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研究前沿,开展“顶天立地”研究,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4亿元以上。

2022年,资源与环境学院按照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包括资源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应用气象学4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可根据本人意愿、专业兴趣、深造方向、就业意向及各专业教学资源和接纳容量等选择其中一个专业学习。

学院优势:

1.全国最早成立的资源与环境学院

2.农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3.农业资源与环境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4.农业气象专业是新中国最早开办的农业气象专业

5.生态学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处于领先地位

6.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21年环境/生态学ESI排名全球前1%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最早源于1921年北京农业专科学校的畜牧学科。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农学院三校的畜牧学系合并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1993年更名动物科技学院。199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教授(含研究员)50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52人,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

畜牧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动物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牧生物工程3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养殖、农业推广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新增伴侣动物系和环境与智能养殖系,伴侣动物科学为畜牧学科新兴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马、宠物(犬、猫)营养与健康、遗传与繁殖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培养现代畜牧人才。

学院拥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 1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中心1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4个、部级研究中心6个、市级国际合作基地1个和校级国际合作中心4个。

学院十分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建设了10门专业核心课程,均由知名教授主讲。多年来吴常信院士、李德发院士、谯仕彦院士一直坚持给本科生讲授课程。

2022年,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按照专业招生,专业为动物科学。

学院优势:

1.动物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历史悠久畜牧学系建系100周年

3.畜牧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4.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及北京市教学名师

5.拥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14个

6.饲料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我校草学学科始建于1956年,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0年成立草业科学系,2002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2018年建立学院。学院开设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建有草学硕士、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和草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设博士后流动站。草学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4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32人,有“长江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内一级学会负责人2人、二级委员会负责人4人。

学院有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等10个基地平台支持教学实践和实习。中国草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秘书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办公室及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均挂靠在我院。

学院重视本科生培养,建设10门专业核心课程,每年有2~3名优秀本科生以全额奖学金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进行访学,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及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建有“2+2”国际合作培养专项。本科生入学后即一对一配备导师,导师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

2022年,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按照专业招生,专业为草业科学。

学院优势:

1.草学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

2.草业科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点

3.拥有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站、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

4.本科生实行一对一导师制

动物医学院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动物医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动物医学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在历次国家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5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人才特聘项目教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等人才1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杰出教师15人,有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0个。

学院拥有农业农村部动物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0个,拥有一流的教学动物医院、畜禽疫病诊断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重大动物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细菌耐药性形成与控制、动物临床疾病诊疗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际科技奖励1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4项,获批新兽药14项;发表学术论文2055篇,其中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913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等916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2亿元。

2022年,动物医学院按照动物医学类大类招生,包括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中兽医学3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三年级开始进行专业分流。

学院优势:

1.兽医学在国家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位

2.兽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3.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4.动物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团队、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多年来紧密围绕人类的营养与健康,以国家食品产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院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

学院现有教授46人、副教授61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

学院拥有19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4亿元人民币,年均发表SCI、EI收录论文457篇,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

学院构建以“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积极开展科研训练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以饮食文化协会、葡萄酒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引领校园食品文化,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学院本科生深造率超过60%,就业率超过90%。

202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葡萄与葡萄酒工程4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三年级开始,根据专业容量、教学资源、学生专业兴趣及就业意向等情况进行专业分流。

学院优势:

1.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4.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5.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工学院

College  of  Engineering

工学院下设农业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系和机电工程系,拥有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包含农业机械化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农业工程6个专业,以及1个机械类别专业硕士学位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先后2次在全国一级学科综合评估中排名第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195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82人,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110人。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宝钢基金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人、国家级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等。

学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先后1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成果丰硕,前后获得16余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农业工程学科为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农业工程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建设的本科特色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实施新工科改造;农业智能装工程专业为2020年获批的教育部新兴本科专业。

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科研、教学等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建有农业工程本科“2+2”联合培养项目,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合作“中荷奶业全产业链”交叉创新人才项目,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合作的中美百名环境能源博士联合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

2022年,工学院按照农业工程和机械2个大类招生,农业工程类包括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智能装备工程3个专业,机械类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4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年级按大类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分流。

学院优势:

荣获1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

获得16余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

农业工程学科为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

拥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立有农业工程本科“2+2”联合培养项目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起源于1955年,历经几代人数十载砥砺奋进,发展成为以农业信息与电气工程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教育及科研基地。

学院始终坚守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度重视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设有5个系、1个工程实践创新中心、1个计算中心,依托“北京市校内示范性创新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荣获2017美国ASABE大学生机器人设计竞赛冠军、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北京市一等奖。

学院建有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3个学科,其中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为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拥有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获取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或试验基地;拥有2个博士学位、3个学术型和3类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承担多项国家或省部委科研项目,与30多个国家的大学开展长期友好合作。

2022年,除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外,学院按照电子信息和计算机2个大类招生,其中电子信息类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4个专业,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意愿及教学资源等情况进行分流培养。

学院优势:

1.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入选为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名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认证

5.首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及人工智能专业

6.拥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或试验基地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Engineering

水利万物,建功筑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源于1958年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的农田水利化系。学院下设水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土木工程4个系。现有教职工14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青年创新人才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引智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

学院拥有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水文学及水资源北京市重点学科,牵头建设了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和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拥有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多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10个学术型硕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国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水利与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40余个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主办了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学科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等多层次、多类型科技活动。

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与国外3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密苏里大学、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建有创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学院按照水利大类招生,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5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意愿及教学资源等情况进行分流培养。 

学院优势:

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设有10个学术型硕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拥有水利与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理学院

College of Science

理学院下设化学系、农药系、应用力学系、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5个系。拥有化学、农药学、农产品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点;设有化学、数学、力学一级学科及农药学、农产品安全、生物物理硕士学位点。农药学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专业是全国农林院校唯一的“国家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力学是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80人、专职教师150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7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学院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学术论文及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在学校名列前茅,获得数百项科技发明专利,并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2022年,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按照化学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一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就业意向、学科发展需要以及教学资源等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继续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按照专业招生。

学院优势:

1.农药学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2.数学学科是全国农林院校中最早设立应用数学硕士点的学科

3.化学专业是全国农林院校唯一的“国家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

4.拥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管理学院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经济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农业经济、经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会计5个系,拥有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以及21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经济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157人,专职教师111人(教授44名、副教授及副研究员51名、讲师16名)。其中二级教授5人、国务院参事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4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奖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师德标兵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1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北京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学院在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产业化规划、产业组织、农业政策、涉农企业管理、产权理论、项目评估、信息化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金融期货、农村金融与小额信贷、涉农企业会计等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学院正在承担30余项国家级项目、200余项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

学院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与国外20余所大学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个知名的国际机构有着密切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关系,在师资培训、留学生培养和科研项目承担上进行着广泛的合作。

2022年,学院按照经济学和工商管理2个大类招生,经济学类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3个专业,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二年级开始,所有学生(含转专业学生)可根据本人专业兴趣、就业意向及学院教学资源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继续学习。

学院优势:

1.是我国首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院之一

2.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3.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

人文与发展学院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人文与发展学院设有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公共管理与发展系、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法律系、媒体传播系、外语系、艺术系7个系,具有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综合贯通,优秀教学成果频出。学院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培养具有深切的人文情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深耕的实践经验的开放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文社会科学人才。

学院的学术和研究坚持“扎根乡土、扎根乡村”,紧扣“三农”和发展重大主题,探寻国家发展和乡村变迁的轨迹,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在国际发展、农政转型、乡村建设、农业文化、生态补偿、农村法治、留守人口、乡村社会、乡村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学院注重强化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和转化,有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学院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师生访问、求学、实习实践足迹涉及全球众多国家,国际化发展程度在国内人文社科类学院中首屈一指。学院通过邀请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开展主题多元的讲座与国际学术会议,搭建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构建起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学院本科招收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社会政策、法学、传播学和英语6个专业,同时设有法学、传播学和英语辅修专业。社会学和社会政策专业按社会学类招生,前三学期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第四学期开始进行专业分流;农村区域发展、法学、传播学、英语专业按专业招生。

2022年,社会学专业和社会政策专业按照社会学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前三学期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从第四学期开始进行专业分流;农村区域发展、法学、传播学、英语专业按照专业招生。         

学院优势:

全国首个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设立院系;

全国首个社会政策本科专业设立院系;

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传播学专业建立全国第一个乡村传播研究中心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土地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事关农业和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更关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以推动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实现土地科技原始创新、支撑国家土地资源安全战略为目标,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土地资源难题、满足土地资源管理科技需求、推动行业发展和培养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人才为根本职责。

学院在土地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已与国家有关部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等方面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在行业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前景广阔。学院已逐步形成了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等学科方向,拥有一支稳定的师资与研究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1人、讲师9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6人;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共建部级工程中心1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智库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

2022年,学院按照地理科学类大类招生,包括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实施统一的基础教学, 三年级开始按专业培养。

学院优势:

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首个国土资源科技领域本科专业

国际学院

International College Beijing

国际学院创立于1994年,是我国首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之一。作为学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窗口,国际学院围绕学校“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秉承“引进、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融合中外先进文化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国际化学院,引领学校国际化教育,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28年来,学院围绕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至今,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近8000 名优秀的毕业生。

学院90% 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30% 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排名前 50 名的学校深造,50%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学校深造。深造高校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多伦多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自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强调通识教育,倡导全方位人才培养。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有出色的领导力、优秀的创新能力、出众的沟通能力,还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大多供职于众多跨国公司、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机构、科研院所等,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此外,还有多位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任教。

2022年,国际学院按照专业招生,欲报考的考生请务必提前浏览学院招生网站或咨询学院招生办公室,了解招考流程、学制、学费、专业选择等相关情况。

学院优势:

中外数所百年老校共同打造优良的国际化教育平台

国内首批中外合作办学单位之一(办学历史长达28年)

国际学院位于校本部,坐落在名校云集的学院路高校圈中

全英文授课(思政及公共必修课除外)、70%以上外教

烟台研究院

YanTai Institute

烟台研究院于2007年获教育部批复成立,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山东省设立的教育科研机构。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山东的区域优势,面向山东以及环渤海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教育基地、现代农业科技重大创新一流支撑平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一流技术服务平台。

烟台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经济强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中国农业大学在烟台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校园面积1583亩,校园建筑突出塑造依山傍海、诗情画意般的风光和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景观,是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园地。校园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运动场馆、办公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及各类配套设施。校园高速信息网络与校本部连通,实现图书资源等信息共享,为高质量办学提供良好保障。

烟台研究院学生共享学校本部政策与资源。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本科生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形式多样,学生可以通过“2+2”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交流、交换实习和公派留学等形式,拓宽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烟台研究院毕业生以作风朴实、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平均深造率超过40%,且大部分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2022年招生专业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电子商务等6个普通本科专业。新生到北京报到,住宿地点为海淀区双清路1号,在北京完成第一年的学习后,从第二年起到烟台研究院进行教学和实习直至毕业。学生可在上述6个专业之间申请转专业。

我们本地屋会不定期的为大家更新更多的北京最新消息,欢迎关注我们。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中国农业大学学院设置》由"放假者们@"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