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景点 安徽 宿州 埇桥区

小山口遗址

是宿州市埇桥区的一个新石器时期的古遗迹
  • 更新:2021-01-11 15:08
  • 网友“北方汉子”分享
  • 区域:安徽宿州
  •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

小山口遗址是宿州市埇桥区的一个新石器时期的古遗迹,历史悠久,出土了很多的文物,为研究当时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古遗迹吧!

小山口遗址

小山口遗址图片由网友“北方汉子”提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由网友“北方汉子”提供

小山口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北约一千米处,是包含新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

遗址介绍

小山口遗址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中心高出四周1米左右,面积约3万平方米,属于倒流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较多,是宿州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较为集一的区域之一,其附近有大山口遗址、杨堡遗址和金寨遗址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小山口遗址的文化层厚约3米,地层堆积共分六层,除耕土层外,包括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新石器早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层较薄,出土器物较少,但器物己较规整并有彩绘陶器。

文物遗产

新石器文化早期

主要有陶器、石器和骨角器。陶器多为夹砂红陶、火候低,较松软,陶胎粗厚,均为手制,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占陶片总数的89%,泥质红陶占11%,其中加蚌片和草木灰的陶片占有较高比例。陶色不纯,有的呈橘黄色或灰褐色,但多以外红内黑为特点。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较为简单,主要有附加堆纹、指甲纹和戳印纹。

完整器型较少,直口器和口沿外普遍有一周凸棱,能够辨认的器型有釜、钵、碗、罐、盆、杯、支座等。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锛、石斧、石凿及磨盘、磨棒。骨角器则有骨笄、骨管、骨锥等,数量不多。

龙山时期

遗物出土较多,以陶器、骨器为主,石器较少。龙山时期的陶器多为泥质灰陶或黑陶,红陶和白陶较少。以磨光黑陶为特征,陶胎薄,陶质硬。常见纹饰有弦纹、绳纹、蓝纹、按压纹和附加堆纹等。器型以鼎、盘、罐、器盖、杯为主,其中磨光黑陶和各式鼎足与典型龙山文化很接近。

价值意义

小山口遗址,包含新石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对于进一步研究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别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面貌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宿州市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空白。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测定,遗址的地层堆积包括了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小山口文化,分别为公元前6077一前5700年和公元前5858一前5650年,距今约8000年,是已确定的安徽省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目前暂定为小山口一9+期文化”。小山口遗址,不仅在安徽省新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研究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与黄河中下游新时期文化的区别和联系,也具有重要价值。

小山口遗址包含新石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为探寻皖北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演化,以及对研究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别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面貌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重要新闻

2004年10月,小山口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宿州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遗址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小山口遗址》由"北方汉子"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