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

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
  • 更新:2020-12-09 09:25
  • 网友“木卷可待”分享
  • 区域:内蒙古鄂尔多斯
  • 地址: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交界处

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地域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资源。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来看看关于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的相关内容吧!

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图片由网友“木卷可待”提供

国家水利风景区图片由网友“木卷可待”提供

地址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交界处

介绍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交界处。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以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辖区的水土资源和风景资源而确立,风景区有 “万里黄河第一闸”参观游览、“天下第一锁”观光览胜、黄河放生地祈福、黄河快艇冲浪、动物狂想园生命探秘、胡杨林纳凉、“天下第一古筝”怀古、黄河水坛感受水文化的博大精深、欢乐岛热情狂欢、水上乐园挑战极限等各种项目,让您留恋忘返。

发展历史

内蒙古黄河工程管理局是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和建设单位。近年来,管理局抓住水利部大力发展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机遇,结合工程除险加固、节水改造一道进行的配套工程,使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现已建成“同心锁”景点、胡杨林景点、游客中心广场以及黄河风味餐馆、高尔夫球训练场 射箭场 水上游乐场等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场所。三星级宾馆、黄河文化、水利文化、河套文化展览馆和其它旅游配套工程正在建设中。为了高起点、高水平和高效益建设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管理局于2006年3月,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为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承担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将于2007年4月完成。

人文环境

水利文化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黄河干流上游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工程,灌溉面积达870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平原引水灌区,也是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工程造型别致,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素有“万里黄河第一匣”之称。枢纽工程运行40多年来,在农业灌溉、防凌防汛、工业用水、水力发电及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有邓小平、彭真、江泽民、乌兰夫、程思远、钱正英等国家领导人来枢纽工程参观、检查指导工作。枢纽工程可资开发利用的不同形态的水体和水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丰富,是科普修学、工业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

黄河文化

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主要是以枢纽工程所辖的58.1km黄河河道及其管理保护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确立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渊源,黄河的内在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她以其博大的精神,雄浑的气势、特有的神韵令人向往。黄河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而且养育了河套儿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这里的人们对黄河的认识和依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明和水利文化。

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北方文化中的瑰宝。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共同生活、劳动、融合、传承,创造了灿烂的河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民间书画、音乐、舞蹈、剪纸、二人台、爬山调、漫瀚调、民俗风情等,都是构成河套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这里的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创造性地建设了黄河一首制灌溉工程,使得这片原本干旱的土地有了黄河母亲的哺育,历史性地把黄河的灾害变成为宝贵的水资源,形成了广阔无垠的河套平原,使这里成为名扬天下的“塞外江南”、“塞上粮仓”。并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明和治理江河、开发水利的文明历史。

河套地区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地、融合之地。“百蛮之国”匈奴帝国曾在这里跃马驰骋,弯弓射雕;汉武大帝曾派大军在这里抗击匈奴、兴修水利、屯垦戍边;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曾经这里出使西域,沟通中西;和平使者王昭君曾经这里北上,胡汉和亲;成吉思汗曾在这里攻打西夏,统一中国;民国初年,晋、陕、冀、豫、鲁等地的贫苦人民“走西口”来到这里开发河套,建设家园。在这片热土上,映照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与磨合;验证着“万里长城挡不住,蒙汉人民是一家”的民族凝聚力。

相关新闻

2020年1月,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出现“水煮黄河”景观,黄河像煮饺子开了锅,远远望去整个库区雾气腾腾,蔚为壮观。

内蒙古鄂尔多斯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景区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由"木卷可待"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