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人 江苏 无锡 宜兴市

于怜

中国著名剧作家
  • 【现代】
  • 江苏无锡人
  • 更新:2021-01-08 15:33
  • 网友“⑩〇時羙”分享

于伶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和导演,同时也是一名演员,从1927年开始就从事戏剧活动,创作了多部戏剧,深受好评,后来参加革命,用戏剧宣传革命思想以及抗日救亡运动,其中演出了轰动一时的讽刺蒋介石的《升官图》,他是我国革命戏剧的开拓者以及革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

于怜图片由网友“⑩〇時羙”提供

于伶

中国著名剧作家、导演、演员。原名任锡圭,字禹成。江苏宜兴人。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人物生平

1907年2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书香门第。

1926年赴苏州第一师范求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

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法政系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组织秘书,并筹建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北平分盟,以戏剧、文学活动的方式,展开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左翼电影戏剧的创作和理论工作。

1934年4月,于伶调到左翼文化总同盟工作,在夏衍的领导下,分管“剧联”等组织的联系工作。同年建立了上海无名剧人协会,于伶为负责人之一。

1935年春,组成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了系列中外名著,提高了舞台艺术水平,扩大了话剧影响,使左翼戏剧运动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

1934年4月至1936年底,于伶在从事繁重组织工作的同时,还写了《夏夜曲》《回声》《蹄下》《汉奸的子孙》(章泯、洪深、张庚集体创作,于伶执笔)、《撤退,赵家庄》(沈西苓、章泯、凌鹤、夏衍集体创作,于伶执笔)、《神秘太太》等11个独幕剧,为宣传抗日救亡,鼓舞战斗意志,揭露妥协投降的卖国贼,发挥了战斗作用。

1937到1941年止,在“孤岛”约5年时间内,于伶创作了《血洒晴空——飞将军阎海文》《满城风雨》《女儿国》《大明英烈传》等10多部多幕剧、11部独幕剧和广播短剧。其中《夜上海》和以前创作的《夜光杯》《女子公寓》《花溅泪》在香港、上海摄制成电影。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于伶和部分战友于3月间奉命向香港转移,在廖承志、夏衍的支持下,同司徒慧敏等组织了旅港剧人协会,有金山、王莹、蓝马等参加,在被称作“话剧不毛之地”的香港,播下了话剧的种子,赢得了众多观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香港,大批文化人逃离,于伶也于1942年抵达桂林。7月,在桂林写出《长夜行》,此后,即调往重庆。

1943年,于伶于夏衍、宋之的、金山等人组织了民间职业剧团中国艺术剧社。成为抗战后期重庆戏剧运动的中心力量。这一时期,他还写了《杏花春雨江南》、《心狱》等剧,并与夏衍、宋之的合写了以中国话剧界艰难历程为题材的《戏剧春秋》。

1945年10月,于伶回到上海,立即恢复上海剧艺社,团结了上海和重庆复员东下的戏剧工作者,演出了轰动一时的《升官图》(陈白尘著)等。同时,他还创作了《无名氏》,由国泰影业公司拍摄成电影。

1947年春,在反动政治迫害和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剧艺社被迫解散。于伶同上海戏剧界一起,进行了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争自由的斗争,并积极支持雪声剧团改革越剧,演出《祝福》,支援越剧为筹建艺校联合演出《山河恋》。

1948年末,于伶去香港,不久进入解放区。

1949年春,于伶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参加接管上海的任务

1959年7月,于伶同孟波、郑君里合写电影剧本《聂耳》,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

1962年6月15日,完成了歌颂上海人民在抗日救亡中英勇斗争的《七月流火》。

1997年6月7日逝世,享年90岁。

代表作品

《夏夜曲》、《回声》、《蹄下》、《汉奸的子孙》、《聂耳》 等

江苏无锡最新名人

网站声明: 本站《于怜》由"⑩〇時羙"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