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人 江苏 无锡 梁溪区

薛福成

近代散文家、外交家
  • 【清】
  • 江苏无锡人
  • 更新:2022-01-09 17:18
  • 网友“尽余生”分享

薛福成是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出生于道光年间,早年考中秀才后,后成为曾国藩的幕僚,受到曾国藩的赏识,光绪年间,受到洋务派的注目,进入李鸿章的幕僚,从事洋务运动,并且考察欧洲,主张向西方学习,支持私人新版工商业,发展近代文化科技教育,因积劳成疾病逝。

薛福成图片由网友“尽余生”提供

薛福成

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生,字叔耘,号庸盫,祖居金匮县(今无锡)西漳寺头,后迁城内前西溪。抗法将领,外交家。父薛湘,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浔州知府。

咸丰八年(1858年)中秀才。

咸丰十年(1860年)撰写《选举论》上、中两篇,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要求变革,以利振文风、兴士气、选人才。

同治三年(1864年)入曾国藩幕。在入幕前,他曾向曾国藩呈提出养人才、广垦田、兴屯政、治捻军、澄吏治、厚民生、筹海防、挽时变8项施政方略。曾国藩大加奖誉,被誉为“曾门四弟子”之一。

同治六年(1867年),列江南乡试副榜。

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死,他到苏州书局任职。

光绪元年(1875年)上半年,他按规定赴吏部觐见,撰《应诏陈言》一疏,其中包括《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议十条》,请山东巡抚丁宝桢代为上奏,被朝廷采纳。此举为洋务派大员注目。下半年,入李鸿章幕府。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他苦思富国强兵之法

光绪五年(1879年)作《筹洋刍议》,凡14篇2万余字。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加强北方边防及以“官督商办”和私人集资的方法兴办工商实业等建议,为洋务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光绪十年(1884年)初夏,他出任浙江宁绍道台。其时爆发中法战争,浙江沿海成为军事要地,他奉令综理营务,会同提督欧阳利见等-在宁波、镇海等沿江沿海一带加强战备,严阵以待。

光绪十一年(1885年),多次打退侵犯的法舰,击伤法将孤拔,挫败法军登陆浙江的企图,因功被授予布政使之职。为巩固浙江海防,他又建议并主持修筑笠山、招宝山、金鸡山等处炮台,历时4年告成。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升任湖南按察使

光绪十五年(1889年)改任出使英、法、意、比4国大臣。

光绪十六年(1890年)一月率团启程欧州。在欧期间,他认真考察英、法、意、比、俄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状况,对西方各国的“君民共主”、“富民之术”大为赞赏。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支持私人兴办工商实业,设立新式学堂以进行近代文化科技教育。在出使4国期间,薛福成进行出色的外交活动,保护海外华侨的利益。经反复周旋争执,与英国订约,解决滇缅边界旧案,收回大片被侵占领土。

光绪二十年(1894年)任满回国。五月二十八日到达上海,因积劳成疾和旅途劳顿,于六月十九日在沪病逝,归葬于无锡嶂山麓。

文学思想

薛福成虽然长期依附洋务派,但却倾向经世,后来终于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成为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早期改良派。在文学方面,他虽然长期与桐城派文人为伍,曾推崇桐城派,但亦曾指责吴汝纶标榜桐城,并自言出使之后文风有所变化。为文多着眼于经世致用,不受桐城派约束。其政论文洋洋洒洒,曲尽事理,既谨严有序,又雄辩有力,黎庶昌誉为“首屈一指”。

主要作品

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

江苏无锡最新名人

网站声明: 本站《薛福成》由"尽余生"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