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景点 辽宁 营口 西市区

营口清真西寺

营口清真西寺是全国百所著名清真寺之一
  • 更新:2020-12-16 22:30
  • 网友“情挽颂”分享
  • 区域:辽宁营口
  • 地址:营口市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平安街清真寺里12号

营口清真西寺是辽宁省唯一一座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并开设经书义学,对当地的少年起到了一个文化教育和教义启蒙的作用。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关于营口清真西寺的相关内容吧!

营口清真西寺图片由网友“情挽颂”提供

地址

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平安街清真寺里12号

介绍

营口清真寺百年沧桑。营口原有四座清真寺,即现在的营口清真寺(原称营口清真西寺)、营口清真东寺、营口清真女寺、哈家清真寺。据《营口县志》记载:“前清嘉庆年间,内地回民即有迁移斯土者。咸丰年间,来者众,虽有清真寺,规模湫隘不堪。同治初年,天津总戍马子文来营驻守,始于中区购地一段,拟重新修建,未果而去。马子文(回族)为重新修建清真寺,他发动回族集资市钱1000吊,购买大车店一处(即现在营口清真寺地址),先请来一位老师傅(又称四掌教),后请来一位阿訇,开始沐浴礼拜,给回族群众料理民族事务。这便是营口最早的清真寺。 清光绪九年(1883年),总兵左宝贵翼长(回族)来营口统领练军,筹办海防,督修炮台。光绪十一年,左宝贵经过集资,在马子文所购之地段,重建清真寺大殿五间,后殿楼亭一间,并修建大门和部分院墙,使清真寺初具规模,聘请阿訇赵瑞恒掌教。为方便回族学习文化,宣传教义,在寺内开办启蒙小学,名曰“经书义学”,请回族秀才杨乃赓任教。左宝贵规定,以宰牛一头捐钱250文作为寺院经费。对这段历史,现藏于清真寺院内的《左宝贵功德碑》上有这样记载:……同治年间,左冠廷军门统领练军来此,筹备海防,督修炮台。公余之暇,目击神伤,曾以儒教与吾教相互里表,意欲重修大殿,筑修院墙,兼请儒师,设立义学。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辽宁省营口市区。据寺内碑刻记载,该寺于清同治四年(1865),由驻守营口的回族统领马子文首倡集资购置一宅院改建而成。光绪十一年(1885),又由总兵左宝贵捐资及当地穆斯林集资扩建。

历史

营口原称“没沟营”,中英天津条约后为通商口岸。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天津洋枪炮队统领马子文(回族),在乡老赞助下,购草房9间,水井一眼,作为清真寺、光绪九年(1883年)奉天总兵左宝贵在营口筹办海防,将寺重建。1934年重修,后毁于“文革”时期。1982年重建礼拜大殿,对厅,1988年扩建南讲堂。现占地面积2.4亩,建筑总面积1588平方米,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大殿以川廊与尽头窑殿相接,球形拱顶,重檐十字一脊,翼角起翘,古朴雄健。礼拜大殿南侧有水房浴室,南北设有厢房,为穆斯林讲经堂和伊玛目诵经、会客的地方。寺内现存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左宝贵敬立碑碣,匾额、楹联以及历代文人书写碑记多块。该寺内的建筑是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标志之一。

布局

至光绪三十六年(1900),几经扩展,已建有大殿5间,后殿窑亭1座,水房5间,南北讲堂各5间,殿前抱厦3间,六角形楼亭1座及对厅、山门等,并建女寺5间。全寺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分前后院。院内筑花墙、月亮门,地面铺十字形青石甬道。大殿外门楣上悬有左宝贵所题“道合中庸”匾额及“扶持正教要在循规蹈矩,挽救颓风先宜诚意修身”的楹联。“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遭破坏。1981年,营口市伊斯兰教协会集资重建了面积达310平方米的礼拜殿,殿基高0.9米,前加台阶7层,大殿平顶四周有花墙,前殿为阿拉伯式穹窿顶,后殿为16米高的六角楼亭,上有新月标志。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合理,庄严肃穆。

辽宁营口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寺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营口清真西寺》由"情挽颂"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