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指南 生活指南

日本核废水排放的危害是什么

  • 作者:克洛曼
  • 发布于:2023-01-29 10:42
  • 来源: 网络
  • 我要留言

日本政府2023年1月13日正式决定,日本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将于2023年春夏排入太平洋。那么日本核废水排放的危害是什么?相信这是不少小伙伴好奇的问题,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核废水排放的危害是什么图片由网友“克洛曼”提供

对人类的危害: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其中氚的含量最高,其次还有碳14,钴60和锶90,这些元素的降解时间长,而且很容易进入海洋的沉积物中被海洋生物吸收,最后这些放射性物质再通过食物链,重新汇集到人体内,当累计到一定剂量时,人类要么变异,要么痛苦的死去。

对经济的危害:在日本还未正式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时,消费者就已经开始对海洋生物安全问题感到恐慌,而消费者的恐慌不仅对日本本身,甚至还会对未来全球的渔业、水产品销售业造成巨大打击。

造成海洋污染。核废水倒入大海,首先遭到污染的就是海洋,海洋的水会跟核废料混合在一起,鱼也会喝着充斥着核废料的水,而如果他们的核废料处理的不够干净的话,有可能导致鱼儿的死亡或者变异的。

造成渔民事失业。首先受到打击的肯定就是日本的渔民,因为捕鱼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如果没有这个经济来源的话,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

日本东电现存核废水约130万吨,差不多是500个奥运会比赛游泳池的水量,排放时间将持续20年至30年。这些核废水一旦排海,将会随着洋流影响到各个国家,危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虽然日方对外宣扬排放的安全性,并表示所排放的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经过特殊设备进行过滤,能过滤到62种放射性物质。但有一种放射性物质“氚”,仍难以完全清除,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氚辐射对人体细胞和DNA有很强的破坏性,极大威胁着人类健康。而这台设备的过滤效果似乎与理想还存在出入,2020年3月时,发现经过处理之后的核污水之后,仍有百分之七十不符合排放标准

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刘新华专家表示,污水中仍存在部分无法过滤的放射性核素,如碘元素、锶元素、铯134、铯137等,同样可能对人体细胞带来损害。

而因为此前无类似事件发生,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等等因素,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显示,对海洋环境和人类还存在一些未知的潜在风险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海洋流速强,污水一经流入海洋,伴随流速无需两个月(57天),污染就会扩散到太平洋大半个区域,3年的时间,就可影响到美国、加拿大海域,10年左右全球海域都能受到威胁。

研究人员预测会在140天后,含核废料的洋流进入我国南海和东海领域,并在2年内污染我国的大部分沿海区域。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实验室首席科研员弗拉基米尔·拉科夫表示,如果污水排放入海洋,可能导致放射性同位素留存在包括鱼类等海洋生物体内。

人类食用这些海产品之后,相当于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如果长期摄入,积累的放射性物质过量,可能引起慢性射线病,产生损伤。

而已经有鱼类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东京电力公司曾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抓捕到了放射性物质超标的石斑鱼。

自核辐射事故后,2020年2月一项居民健康调查显示,福岛县的青少年患甲状腺癌的几率呈百倍增长。而福岛核辐射附近的宫城县的村子里,发现了九足变异章鱼,很可能当年辐射事故有关。

放射性物质进入机体,能破坏DNA、核糖核酸、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对身体造成直接损伤。当人类摄入被污染海产品,体内辐射很可能超出可承受范围,从而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长期的辐射还可能引起白血病、白内障等等损害

相关推荐日本核废水排放时间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日本核废水排放的危害是什么》由"克洛曼"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