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景点 福建 漳州 龙文区

霞贯石楼群

漳州市唯一进入申报的古楼群
  • 更新:2021-01-12 17:53
  • 网友“木冇鱼丸”分享
  • 区域:福建漳州
  • 地址: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霞贯村

霞贯石楼群是漳州市龙文区的一个石楼群,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很大,建筑结构很精致,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古建筑群吧!

霞贯石楼群

霞贯石楼群图片由网友“木冇鱼丸”提供

霞贯石楼群位于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霞贯村,郭坑著名的古建筑包括:霞贯的阅汪楼、曜星楼、日升楼与东溪农场刚整修完的承泽楼,以及郭坑村霞洲社的景良楼、仰凤楼等。

建筑介绍

霞州石楼群由七座建筑独特的石楼组成,即:景良楼、安泰楼、岸脚楼、仰凤楼、二厝楼、四楼、后楼。楼以"七星"布局,俗称"七星坠地"。石楼群前还开凿了一条宽40 米的人工运河,以运输石楼群数以万斤的石材。因灾害损毁,现仅存三座石楼:景良楼、仰凤楼和黄氏古民居。石楼群建设了三代人才完工,民间相传有霞州富也没有霞州的厝!霞州石楼群位于龙文区郭坑镇郭坑村霞洲社。

景良楼

位于龙文区郭坑镇郭坑村霞州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为清代霞州海商黄朝绩所建,该建筑由泮池、景良楼与大夫第组成,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3650平方米,建筑面积395平方米。石楼原为三层,现仅存一层,高约8米。楼内有祖堂"大夫第",两落一天井,两侧设廊房。霞州地处九龙江畔,古有霞州港通洋。该建筑装饰保存"洋人献宝"石雕、"番汉共处"图案与灰塑洋人形象等外来文化艺术原素,反映了海洋商品经济意识,具有海丝文化内涵。

仰凤楼

位于龙文区郭坑镇郭坑村霞洲社,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二层建筑,平面呈方形,中有天井。建筑下层为石条砌成,上层为砖木结构。楼门石质额匾镌:"仰凤楼"。仰凤楼保留清代建筑风格,是当地较典型的古建筑。

黄氏古民居

位于龙文区郭坑镇郭坑村霞洲社东,始建清代中期,原是四进二层石楼,两房以厢房相连,外围一圈护厝,俗称"四楼",为黄氏族人世居。现存主体建筑为第三进主楼和二、三进之间的厢房及石院地基。该建筑为地方传统石楼,颇具地方特色。

承泽楼

为霞贯石楼群之一,位于龙文区郭坑镇东溪农场马洋溪畔,俗称"小姐楼",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主楼平面呈"回"字形,两层,石条砌半墙,再叠加三合土夯墙,高约8米,内部均为木架结构,共24间房,中有天井。主楼三面环以护厝,两侧护厝与主楼正面之间设拱券门。主楼正面广场前建山门,属穿斗式木构架门楼建筑,面阔三间,设左右两房,斗拱、梁枋、垂花施雕刻、彩绘装饰,极为精致。山门一侧有一石旗杆遗迹。

曜星楼

位于龙文区郭坑镇口社村霞贯社,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由楼前砖埕、门楼、主楼、后护厝与左护厝组成。

主楼平面近似方形,内为木构架建筑,分两层,每层置12间房,共24间。外墙为方整条石砌墙约3米高,再叠砌红砖。石构门框,石额匾阳刻"曜星楼",落款"乾隆丙辰春仲阳宣"。石构门框、门楣嵌石匾一方,楷书阳刻"曜星楼",落款"乾隆丙辰春仲阳宣"。楼前有宽阔的红砖埕,还有山门、围墙和庭院,主楼两边还有护厝。

曜星楼是霞贯林氏十八世林敏斋下南洋做生意后兴建的。据说林敏斋当年经营海上贸易,曾拥有商船18艘,富甲一方。正所谓"漂洋过海赚大钱,荣归故里起大厝"。霞贯石楼群正是这种传统观念的物化明证。

阅汪楼

位于郭坑镇口社村霞贯社,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楼前埕、两口水井、主楼、护厝组成,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主楼平面呈"回"字形,纵向14.8米,横向15.2米,内为木构架建筑,为两层,共16间房。外墙下部以条石砌筑,石砌门框,石额匾镌"阅汪楼"三大字,款:"康熙丙辰年"。

据传,该楼为下南洋经商的霞贯林氏十四世祖林诸永所建;"阅汪楼"意指石楼临九龙江北溪,望不尽开阔的江面如汪洋。该楼保存较好,具有历史、科学烧艺术价值,2013年1月28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重要新闻

1、2000年,景良楼大夫第作为霞州石楼群的文物单体建筑之一,公布为龙文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2、2013年,霞贯石楼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漳州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楼群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霞贯石楼群》由"木冇鱼丸"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