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景点 福建 泉州 丰泽区

法石古街

法石古街是福建省泉州市东海镇的古建筑
  • 更新:2021-01-16 10:23
  • 网友“烟的走狗”分享
  • 区域:福建泉州
  •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古街

法石古街是福建省泉州市东海镇的古建筑,始建于宋代,占地很广,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下面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法石古街

法石古街图片由网友“烟的走狗”提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由网友“烟的走狗”提供

古街介绍

法石古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宋代为晋江乡临江里,明代至民国初年属晋江县35、36都,民国17年(1928年)划归晋江县第一区。后又数次易名,2003年镇村改制,定名为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下级组织有文兴、美山等6个居民小区。

海道建置

在海道建置管理上,法石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光荣的任务:五代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在桃花山屯兵,以捍卫郡城的安全。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置法石寨,并在这里“造大战船,添置水兵”,元移宋祚,元皇赐予蒲寿庚更大的权利——掌握闽粤两省军政及海交大权,泉州港跃居广州之上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蒲寿庚建造“望云楼”于法石,观察来往的海舶。延至明初,又设立河伯所,法石一直是海防要地,有效威慑海盗的入侵。在古码头出海口张望:大海前浪牵后浪,后浪推前浪,俨然一个万马奔腾、金鼓齐鸣的战场。

法石寺

万岁山麓的法石寺,因一位落魄帝王的驻跸而名闻四方。南宋时期,泉州海交事业异常发达,大量海上贸易收入支撑朝廷费用。到了末年,元兵步步追击,宋幼帝被迫离开福州逃往泉州,准备依靠市舶提举蒲寿庚的势力,偏安于闽、粤。没有想到蒲氏已据郡降元,拒宋廷于泉州城外,宋幼主只得在法石寺短暂停留后,继续往广东流亡。“一径通幽庭面墙,鸟啼林静木苍苍”,这是宋代太守王十朋吟赞法石寺美景的诗句,时过境迁,法石寺已形迹难觅。

海印寺

高踞宝觉山上的海印寺,占地5000多平方米。北宋时,开山宝觉禅师看中这里的风水,募资建造了佛寺。寺成之后的一个夜晚,高僧伫立山顶的寺前,眼前皎月映印海面的奇观触动他的灵感,不假思索把寺庙取名海印室,后来规模日渐壮观,易名海印寺。大雄宝殿内,正中佛龛端坐三世尊塑像,附属建筑有望海楼、宝觉书院、朱文公祠、八角月亭……南宋著名理学家曾在寺中讲学,留有“无风海涛”的墨宝。站在高处俯瞰,向东奔入东海的晋江构成养眼的风情画。

文兴宫

法石社区中段的文兴宫,主祀保生大帝吴真人,吴真人俗名吴夲,字华基,号云冲,他本是北宋闽南民间名医,因为医德高尚,百年后百姓为他立庙祭祀。这座寺庙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风格,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后殿面阔五间,砖木结构,均为硬山式屋顶。明末清初,保生大帝信仰随着泉州移民传入台湾等地区,法石文兴宫与台湾慈济宫常年有宗教交流。文兴宫的保生大帝信仰是情系两岸民众的精神纽带,已列为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世界文化遗产考察点。

重要新闻

1.民国17年(1928年)划归晋江县第一区

2.2003年镇村改制,定名为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

福建泉州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古街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法石古街》由"烟的走狗"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