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景点 山西 运城 临猗县

王卓墓

王卓历任魏晋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侯
  • 更新:2020-12-11 22:35
  • 网友“栀夏°”分享
  • 区域:山西运城
  • 地址: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东

王卓墓是山西运城临猗县的一著名建筑景区,王卓墓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墓中也出土过很多的文化,都具有科学研究的历史价值,今天就跟随本地屋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王卓墓

王卓墓图片由网友“栀夏°”提供

王卓历任魏晋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侯,葬于河东猗氏县故解城西隅。

简介

1、王卓史载不详,在《后汉书》顺冲质帝纪篇中仅记载其担-的简述:东汉阳嘉三年“乙巳,大司农南郡黄尚为司徒,光禄勋河东王卓为司空。”又同篇介绍其去世的时间:永和二年“乙卯,司空王卓薨。”东汉时 为宰相,因此在“东汉四府表”有其名。四府指的是“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后汉书·赵典传》:“ 建和 初,四府表荐,徵拜议郎,侍讲禁内,再迁为侍中。” 李贤 注:“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也。”《后汉书·虞诩传》:“ 脩 ( 李脩 )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 詡 议。” 李贤 注:“四府谓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之府也。”王卓-不及三年,也被载入东汉宰相中。其孙王允任司徒也进宰相府,因此《后汉书·王允传》说:“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为冠盖”。

2、关于王卓家族在《太原王氏通谱》有介绍,为太原王氏祁县支后代。太原隐士王霸,生子二:殷、咸。咸,霸次子,东汉云门太守,随父居晋阳,其后裔称晋阳分支。王殷,霸长子,约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出生。东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因称祁县王氏。他告老后,就定居到祁县,其后代子孙形成祁县王氏,称祁县分支,系祁县支祖。配沈氏,生子亥。王亥,殷子,字子渊,抱经不仕,躬耕于祁,著书数千言,教授乡里,深为当地所推敬。《中国人名大字典》载:“亥,汉宣帝时官中郎。”配令孤氏,生子岱。王岱,亥子,字宗岳,后汉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徵为功曹掾(掌任用迁转与记录功过,县内一切人事),时因梁氏擅权,辞不赴命,生子卓。

3、王卓在史书《后汉书》只说为河东郡人,在隋朝齐梁州别驾王节墓志中介绍先为太原(祁)人。王节为王卓十五世孙,墓志详细介绍其祖发源。志云“君讳节,字仲礼,太原人也。自周王受命,光配彼天,副君羽化,泠然轻举。珪璋世载,冠冕相承,自北而南,金声玉振。汉司空公卓,君之十五世祖也。因封猗氏,自尔家焉。”《后汉书·孝顺帝纪》校勘记又云:“王卓自仲辽,河东解人也。” 由是知王卓尝封邑猗氏并著籍于斯。猗氏与解县皆置于汉,又皆属河东郡,故址也都在今山西临猗县界。而墓志云“自北而南”正符合地理迁移。志云为“太原人也”,据《太原王氏通谱》可见为太原王氏中祁县王氏世系第四世。因此可知王卓先是太原祁人,因封邑猗氏就迁家籍居住于河东郡。

4、王卓的后代,在《后汉书》没有写,在《太原王氏通谱》中生子述,克播前列著《春秋义疏》,府辟不就,宰相世系表为文中子世家。述生子三:隗、懋、允。其中允就是历史有名的诛灭董卓的王司徒。 《后汉书·王允传》中只介绍其父为述,也云“世仕州郡为冠盖”。说明述回到故里太原祁,王允墓现在祁县修善村。在《续高僧传》卷第八中云:昙延俗名王聃,又名王耽子,今临猗县耽子村人,后汉猗氏侯王卓之后。王耽,曾因讲解《涅盘经》而闻名北方,后撰写一部《涅盘经大疏》,轰动一时,被佛教界高僧大德们评价为“标举宏纲,通镜长骛”,也得到周太祖宇文泰的钦敬,为他专建云居寺。说明王卓也有子孙留在封地。

山西运城最新景点

您可能对下列墓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王卓墓》由"栀夏°"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