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陕西 安康 旬阳县

蜀河双彩车

蜀河双彩车”代表着独特的地方文化、浓厚的地域风情。
  • 区域:陕西安康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2-02 09:20
  • 网友“初音未来”分享

陕西省自古以来就是民间文化荟萃之地,今天我们想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幽默风趣的陕西民间艺术——蜀河双彩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蜀河双彩车图片由网友“初音未来”提供

蜀河双彩车

蜀河双彩车早在清朝中期蜀河镇就开始盛行。20世纪30年代,旬阳镇民间艺人李天福等人改为二人并坐的“蜀河双彩车”,特别是在中国民间社火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它因其风趣幽默的表演、精彩生动的故事情节,年年节庆举办,代代相传。

“蜀河双彩车”,是旬阳县民间舞蹈的一个典型,更是旬阳县民间舞蹈艺术的精髓。长期以来一直是旬阳县及周边县市的一种影响较大的民间舞蹈艺术,它是广大观众朋友享之不厌的一道丰盛的化大餐,被誉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蜀河双彩车早在清朝中期就在旬阳县盛行,一般由9人表演。表演时,由两个姑娘(或称二姐妹)浓妆后,各人各执一把张开的小遮阳花伞,左边人用左手持伞,右边人用右手持伞,伞在手中可随意摆晃。

车前有拉扯者,一肩搭车绳索(一般为布带做成),手拿车绳,左右交换,作拉车前行动作,另有一“老摇婆”(要求风趣幽默)。车后有一个人(化妆成推车的老汉),肩上套搭着车绳索,双手紧握两个车把子作推车动作。车两边各两个村姑,手握缠在腰间的彩带两端,来回扭转,作为帮车者。有时推车和拉车者以一对“老夫妻”相称,亲妮相呼。

一般在当地有三种锣鼓曲调伴奏。随着锣鼓声的紧、快、慢,推车者和两个坐车者的步调要与锣鼓声的步点紧扣,踏着(变换着)“四、八步”、“浪子步”或“慢跑步”表演出上坡、下坡和平路慢步的仿作动作形式,尽量能反映生活实际。

当快要上坡时,推车老汉提醒前边的拉车者,喊什么“老婆子,注意点要拉紧,才不会飞车哟!”拉车者也回喊“老东西,你也要使劲推,车不会倒退哟!”推车老汉也提醒坐车姑娘。说什么“女娃子呀,可要小心点,不要怕,不要乱动弹。”

此时锣鼓曲调改成单调一声响,只听着“呛呛”的单音响声,坐车姑娘的脚步要左脚踩实,右脚跟掂起,随着单一的节拍声,一声一点,身向前倾,作紧张吃力的“浪子步”而行走。此时帮车的姑娘挽起彩带两端,双手握着车旁边作推车向前的姿势。

拉车的,“老摇婆”忙乱地在车前左右,交换着车绳索,用“浪子步”使劲拉车。推车老汉在车后作紧张用力状态,使劲拉车。并高喊“什么小心点,慢点,坡快上完了,快了”。约两三分钟后,锣鼓声改为欢快的“小跑牌”曲调,意味着车子已上完了坡,越过了“险境”将要下坡了。

稍息后,表演者的步调随着锣鼓的步点,走着“慢跑步”向前,此时人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动作优美自由,浑身扭转自如。当锣鼓改为轻松缓慢的步点时,表演者又随着踏成“四、八步”,脚步左重右轻,一步一点,意味着车行在平坦的路面上,缓慢行进,给人一种游闲之感。

车到某一家门前,听到迎车的鞭炮声,表演者则原地踏步。锣鼓暂停后,表演者(主要是拉车老汉)唱上三两句花鼓调助兴。如唱什么“姑娘坐咱车要进城,我一路用力又小心。姐妹在城里看新鲜,高高兴兴又返程。”

花鼓词也有固定的传统内容,也有临场触景生情,以“耍戏腔”的方式,随编随唱,只要二、四句押韵就行。如唱什么“车子行到老表府上,尊声老表听端详,你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转而逗趣地编唱什么“你卖的东西质量好,得到顾客好夸奖。

卖的点心能砌墙,卖的饼干能苫房,再看你的醋坛子,不如我家的酸浆缸”老表并不介意,却逗得人们哈哈大笑。有时也有观众在车旁插唱,气氛热烈和谐。

陕西安康最新特产

网站声明: 本站《蜀河双彩车》由"初音未来"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