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人 福建 泉州 鲤城区

吴文良

宗教石刻研究家
  • 【近代】
  • 福建泉州人
  • 更新:2021-01-25 14:19
  • 网友“只为一人”分享

吴文良是近代著名的宗教石刻研究专家,出生于清末,自幼家境贫困,中学毕业后在当地的一个医馆里当佣工,后来到厦门集美师范学校读书,后从事历史文化工作,尤其是宗教石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获得巨大的成果,成为著名的宗教石刻研究专家!

吴文良

1903年生,家庭贫苦

1915年在泉州培元中学肄业后,到南安洪濑医馆当佣工。

1918年,再到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就学。

1923年,进厦门大学生物系半工半读。

1926年,厦门大学考古团著名史学家张星烺、哲学教授德国人艾克到泉州考古。回校后,张星烺作泉州中外交通史学术报告,激发了吴文良对泉州历史文化的兴趣。

1927年开始,吴文良先后在福建省立晋江中学、集美中学、安海养正中学、晋江县立中学、泉州培元中学、泉州凌霄中学等学校任教。业余对古代侨居泉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中亚、西亚各国人和欧洲人遗留下来的宗教石刻进行搜集和研究。

1936年4月,参加著名人类学家、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惠祥组织的泉州中山公园唐初古墓葬的发掘工作。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下令拆除沿海11县城墙,泉州城许多古代宗教石刻出土,吴文良到处收集或出资购买。抗战胜利后,有人挖掘城垣基础石料出售,吴文良又竭力抢救、收集大量宗教石刻,但保存下来仍不到十分之一。

1944年,吴文良把多年来抢救和收集的古代外国人宗教石刻辑录为《泉州古代石刻集》

1949年初,《泉州古代石刻集》第一次铅印问世,加附图片,只印数百份。

解放初,有人乘机乱挖城墙基石、古墓石头,泉州灵山圣墓眼看有被破坏的危险。在吴文良等人的呼吁下,晋江县政府发出布告禁止,这个泉州重要伊斯兰教文物终于得到保护。

1954年3月,郑振铎到福建考察,特地来泉州看望吴文良,以后又介绍吴文良与郭沫若、范文澜、夏鼐、尹达、陈梦家等历史考古家结识。随后,吴文良把20多年来搜集、购买的154方古代泉州外来宗教石刻捐献给国家。10月16日,郑振铎亲自书写《褒奖状》表扬吴文良。此后,吴文良第二次捐献外国宗教石刻20多方。

1955年1月,中国新闻社向南洋各国华文报刊发表题为《泉州吴文良捐献三十年来收集石刻》电讯。

1954~1957年间,又协助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充实展品,协助厦门大学考古系师生到泉州实习。

1956年,吴文良应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邀请,到北京编著《泉州宗教石刻》一书。

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8万多字,书中采录宋元时期外国人遗留在泉州的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婆罗门教、摩尼教、佛教等的宗教建筑遗物和墓葬碑刻图片200幅,其中有阿拉伯文、古叙利亚文、古拉丁文和中亚、西亚古文字,是研究古代泉州中外交通史、宗教史、华侨史、民族史、艺术史和中亚、西亚古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58年,苏联科学院要出版一本《世界通史》,决定收集中国历史重要图片100图,其中选择《泉州宗教石刻》15幅。

1961年,郭沫若来泉州时接见吴文良。

1962年,陈毅偕夫人张茜到泉州,对《泉州宗教石刻》一书表示赞赏。中外学者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8年,吴文良调任筹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之一。

1959年,参加修缮东门外灵山圣墓,重修开元寺大雄宝殿屋架,参加莆田海外交通史迹调查,首次把《祥应庙记》碑“泉州纲首朱纺,舟往三佛齐国”的史料披露于世。

1962年,吴文良参与泉州郑成功纪念馆的筹建。

1963年夏,参加南安县文化局主办的九日山摩崖石刻的清理。

1964年,写成10万字的《九日山摩崖石刻考证》(油印本),其中主要部分发表在《文物》杂志上,填补了中国海外交通史的空白。此后,吴文良继续参阅大量资料,汲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泉州宗教石刻》认真进行修改和增补,于1965年完成初稿。

1969年6月去世,享年67岁。

福建泉州最新名人

网站声明: 本站《吴文良》由"只为一人"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