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人 浙江 宁波 海曙区

屠呦呦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 【现代】
  • 浙江宁波人
  • 更新:2020-12-23 15:25
  • 网友“孤城傲影”分享

屠呦呦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也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致力于中国中医药的研究,其青蒿素的研究,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是一名伟大的医学工作者!

屠呦呦图片由网友“孤城傲影”提供

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早年经历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

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儿园。

1936年,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

1941年,就读于宁波私立西小学高小;

1943年,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

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

1948年2月,休学两年病情好转后,屠呦呦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专业是生药学;

研究经历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青蒿素发现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

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和 “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浙江宁波最新名人

网站声明: 本站《屠呦呦》由"孤城傲影"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