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江西 赣州 大余县

大余南安罗汉舞

是赣州市大余县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
  • 区域:江西赣州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1-10-14 13:19
  • 网友“Mute”分享

大余南安罗汉舞是赣州市大余县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也是很有特色,起源于明朝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民间舞蹈吧!

大余南安罗汉舞

大余南安罗汉舞图片由网友“Mute”提供

南安罗汉舞俗称罗汉送喜,是大余县仅有的祈神求子的民间舞蹈。南安罗汉舞的形象塑造和表演形式都是很奇特:由罗汉头、猴子、罗汉崽三种形象组成,共二十多人表演,表演者大多是少年儿童。

表演形式

罗汉头由一成年人扮演,他象征神灵,并集男女两性于一身:如罗汉头头带假面具,假面具上画有雪白的眉毛、胡子、寿须,是一个大慈大悲、笑容可掬的男性形象;但体态肥硕,特别是腹部和臀部隆起,又拟女性怀孕状。在情节表演中,罗汉头有“迈老人步”“捧腹”、“捧臀”“抖袋播崽”等动作。罗汉头迈老人八字步踩台是选择播罗汉崽到民间的地点。

“捧腹”“捧臀”动作是表现罗汉头即将生罗汉崽的喜悦心情。罗汉头播崽时,将罗汉崽装入人种袋里,然后双手举起人种袋,将罗汉崽撒播人间。猴子由一精灵小孩扮演,系罗汉头的丈夫。据老艺人说我们人类是猴子与神仙交媾而生的,在舞蹈表演中可足见这种夫妻关系。如其中有猴子与罗汉头碰臀交媾的情节与动作。另外十八个小孩扮演罗汉崽,罗汉崽象征男丁,故有罗汉所到之处均人丁兴旺的说法。

历史渊源

罗汉舞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独有的一种民间舞种,又称罗汉送喜,起源于明末清初。它在表演程序上形成了先舞罗汉,后舞龙灯,同一场先后表演的习惯。舞罗汉是送喜(即送崽),舞龙灯是麒麟送子,表现了当时人民求子心切的愿望。

罗汉舞来源于一个传说:古时南安镇清泉坊世居着吕、张两大姓。吕家多子家贫,而张家多女富庶。两家虽互为邻居,却常在重大节日时互相抬杠。一年春节,张家叫女婿用元宝垫桌子吃年饭,而吕家则叫众儿子用肩扛桌吃饭。后有和事佬出来调解,两家不计前嫌,每逢节日必出节目,敲锣打鼓模仿原来情景。由于他们祖先信奉大肚罗汉,敬罗汉以求多生子,所以称为罗汉舞。

基本特征

南安“罗汉舞”表演的服装与道具方面,服装色彩华丽、颜色多种多样,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特色,展现了与中原文化不同的特点。服饰上大罗汉头戴大罗汉面具,穿黑色金便鞋,腰系白布袋内垫芦花制成的“腹臀包”,再穿上深咖啡绸缎和尚服,外套则是蓝色绸缎背褂,穿黑布沿白边的短腰鞭,缀红绒球。

小罗汉头上则是花色棉布圆顶帽,褐色短和尚服、灯笼裤小猴子,猴子帽,头顶猴王罩,画猴子脸。在道具上增添了人种袋,拐杖、佛珠、云帚、马头。而在道具方面,最重要的便是表演者的面具,面具上根据人物性格与形象不同配置不同的图案,而这种图案也直接决定了表演者在舞台上的位置与表演内容。

主要价值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源于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它深深地扎根于客家的文化土壤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研究客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活化石”。

南安“罗汉舞”是最具特色的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表达了南安客家人在当时艰苦的生存环境下祈神求子追求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虽然这种祈求人丁兴旺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被逐渐淡化,但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依然清晰可见。所以“罗汉舞”的保护传承对研究赣南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江西赣州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舞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大余南安罗汉舞》由"Mute"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