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安徽 六安 霍邱县

淮河柳编工艺

历史悠久的淮河柳编工艺
  • 区域:安徽六安
  • 类型:工艺
  • 更新:2020-11-26 10:25
  • 网友“心奴°@”分享

淮河流域自古盛产杞柳,老百姓就地取材,用杞柳制作了大量生产用具与生活工具。这一地区的柳编历史悠久,艺人辈出,世代相传,这里的人们编制技艺高超,品质独特,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淮河柳编吧~

淮河柳编工艺图片由网友“心奴°@”提供

历史渊源

霍邱柳编工艺源于淮河中游的六安市霍邱县。霍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西与河南固始县接壤,东以汧河与寿县交界,南与金寨毗邻,北依淮河与阜南、颍上两县隔水相望。地理因素造就了淮河堤内滩涂广大。其82千米的淮河大堤内外,有滩湾湖洼地36万余亩,其内自古以来就长着不惧旱涝、数不胜数的杞柳、芦苇、荻材等作物,是世代相袭的编制工艺品的原料。其中,杞柳是水生植物,是沿淮滩涂地上的原生品种,粗细匀称,无分叉,光泽度好,韧性强。据《霍邱县志》记载,当地柳编工艺起源很早,相传起源于周朝,到明、清时已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柳编产品曾经远销江、浙、沪等省市,并出口到中国以外。在霍邱民间流传的顺口溜“编来新房、编来新娘、编来小康、编来幸福”,真实地反映了杞柳编织为沿淮群众带来的实惠。 柳编加工需要较高的工艺技巧,制作时要经过泡、剪、下料、打底、拧编、顺编以及收口、安装等数道工序,产品的样式有笆斗、粪筐、抬篮、簸箕、包装箱、提篮、挂篮、洗衣篮、帽篮、靠背椅、茶几等百余个品种。

2011年,柳编(霍邱柳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5。

文化特征

柳编加工需要较高的工艺技巧,制作时要经过泡、剪、下料、打底、拧编、顺编以及收口、安装等数道工序,产品的样式有笆斗、粪筐、抬篮、簸箕、包装箱、提篮、挂篮、洗衣篮、帽篮、靠背椅、茶几等百余个品种。如今,柳编工艺由传统的单色编发展到精编、细编、透花编、套色编、染色编以及混合编(柳竹混、柳麻混、柳木混、柳草木混)等几十种编织手法,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柳编工艺技术。

制作工序

柳编编织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细,从选材到制作都有严格标准。作为柳编材料的杞柳,选择时要满足以下条件:带皮干条栗色,无虫卵,捋皮后干条色洁白,无明显杂色。通条长1米到3米,条中部直径0.5厘米到1厘米,1米段柳条根梢径差小于、等于1毫米,弯成条径25倍的圆而不断。制作工艺原始独特,纯手工编织,选择经编、扭编、平编、立编、钉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杞柳条占成品表面积的80%以上。

传承价值

霍邱柳编工艺,就传统花瓶而言,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几乎不用什么工具。即使是梁棍、模具也都是土产的“手工造”,但是编织出来的产品,结构严密,形体圆润,是传统柳编工艺的精品。编织技艺中,“经编”“立编”是沿淮蒙洼柳编艺人独创的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价值。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公布,霍邱县淮美奇工艺品有限公司获得“柳编(霍邱柳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安徽六安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工艺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淮河柳编工艺》由"心奴°@"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