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安徽 亳州 谯城区

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区域:安徽亳州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26 10:25
  • 网友“那个少年”分享

淮北梆子戏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今天让小编来介绍介绍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图片由网友“那个少年”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那个少年”提供

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又称沙河梆子,安徽梆剧,与河南豫剧同属一个剧种不同流派,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当地人俗称“高梆”,一般简称梆子戏。

淮北梆子的唱腔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能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能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腔内多衬哪、啊、吼、哇、嗷、呀等虚字,起到装饰唱腔的作用,会产生唱词满、吐字巧及腔弯俏的效果。

2011年5月23日,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联合申报的“淮北梆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特征

唱腔

其唱腔属板腔体,曲调除一般所用之外,还有朝阳歌、五马、苦中乐、金钱、二藩等。板式包括: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呱达嘴、滚白等。

乐器

伴奏乐器有“九根弦一喇叭”之说,有月琴(四弦)、三弦(三弦)、狗头翁(二弦)和一支尖子(唢呐)。锣鼓点除一般的锣鼓点之外,另有豹子摧连城、三百六等特有的传统鼓点。

形式

在建国前,演出淮北梆子时曾用农民的太平车搭高台。在表演时,注重用唱功来刻画人物。有时一唱几百句,很少对白。

角色

淮北梆子早先角色简单,只能演一些小生、小旦戏。后来角色行当渐全,大体分为生行、脸行、旦行三大行,另有很细的分工:行生分为老生、铁生、小生。其中,老生又细分为虎头外角和老生头两种。小生又细分为文生、武生、穷生、帅生、娃娃生等。脸行分为大红脸、二红脸、三红脸、马上红脸。旦行分为花旦、小旦、刀马旦和老旦等。

代表剧目

淮北梆子定名为1960年,并正式成立安徽省淮北梆子戏剧团,此前都称梆子戏。挖掘传统剧目七百余出;经常上演的有五百余出。旦行戏有《断机》、《劝夫》、《妲己》、《陈妙常》等二十多出;小生戏有《提寇》、《换龙》、《扬八郎》、《拜师》等十多出;丑行戏有《花子拾金》、《双推磨》《小秃闹房》等十几出;红脸戏有《跪坡》、《临潼关》、《斩子》、《过五关》等十数出;黑脸戏有《铡美案》、《王莽篡位》等。同时还改编、创作了一大批剧目,如《寇准背靴》、《孟姜女》、《桑园会》、《穆桂英》、《楚宫恨》、《临潼关》和现代戏《两块花布》、《重要一课》、《大树参天》等。

安徽亳州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淮北梆子戏》由"那个少年"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