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北京 丰台

米粮屯高跷

米粮屯高跷是北京市的传统民俗文化
  • 区域:北京丰台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1-06-29 21:03
  • 网友“风断了思念”分享

米粮屯高跷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动作特征,这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展现,它的表演技巧较高超,自然幽默和风趣,是流传在民间的优秀传统表演技术,且在表演技法、音乐伴奏和高跷的制作工艺上,至今仍然保持了传统的独特风貌,今天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给大家来介绍一下高跷的艺术色彩吧!

米粮屯高跷

米粮屯高跷图片由网友“风断了思念”提供

源于清乾隆年间创建的“同乐高脚会”,曾受过皇封,距今已有250余年历史,已被列为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

米粮屯高跷作为丰台区享有盛名的花会,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其独腿高为1.6米,动作险,技巧多,难度大。有“夜叉探海”、“苏秦背剑”、“蹲裆”、“弹跳”、“怀中抱月”、“鹞子翻身”、“蝎子摆尾”、“挟麦个”、“端盘子”等绝活。

现状

米粮屯高跷会创建于乾隆初年。最早由一位叫马四爷的在天桥打把式卖艺的人创办的,他把当时丰台西局的高跷、少林棍分别传到了米粮屯和沙锅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在高跷会掌门人已是第五代传人了。创会之初,一切都是自力更生,靠全村人一家一户赞助些粮食换成银两购置了服装头饰、脂粉、锣鼓。会木工的会员义务用村民捐献的木头做十几付高跷腿子、高凳等

文化

米粮屯高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为我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积极贡献,自上个世纪90年代恢复组织以来,曾多次参加市级大型庆典表演和展演活动,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米粮屯高跷会共有队员40人,主要角色有:托头、小二儿哥、公子、药先生、渔翁、柴王、渔婆、俊鼓、丑鼓、老做作、丑锣、丑婆。表演形式以武跷为主,兼有歌唱,跷高1.6米,

北京丰台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高跷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米粮屯高跷》由"风断了思念"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