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安徽 宣城 绩溪县

徽墨制作技艺

是宣城市绩溪县的一个传统制作技艺
  • 区域:安徽宣城
  • 类型:工艺
  • 更新:2021-09-17 16:50
  • 网友“緦唸λ蓇”分享

徽墨制作技艺是宣城市绩溪县的一个传统制作技艺,起源于唐朝年间,是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造型美观,品种也很丰富,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制作技艺吧!

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制作技艺图片由网友“緦唸λ蓇”提供

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徽墨制作技艺复杂,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独特的炼制、点烟、冷却、收集、贮藏方法,松烟窑的建造模式、烧火及松枝添加时间与数量、收烟及选胶、熬胶、配料和剂等也各有秘诀。

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2006年5月,徽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逃到江南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 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从此,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世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此后,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如耿氏、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徽州墨业进入第一个鼎盛期。

徽墨从清代顺治年间一直到光绪、宣统年间代有传人,到了1956年1月歙县仅存老胡开文、胡开文正记、胡开文顺记、胡开文仁山氏四家墨庄,合并为地方国营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绩溪的几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而且还恢复了一些优秀的传统产品,如“苍天珍品”、“廷王圭遗法”、“潇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月精”、“金龟”、“玉蝉墨”、“十八罗汉”等等,都是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存的成套集锦。

工艺特征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历代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各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密不外传。

徽墨制作配方和工艺非常讲究,“廷之墨,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因此,“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正因为有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的另一个特点是造型美观,质量上乘。这主要是因为使用墨模的缘故。南唐李庭造小挺双脊龙纹墨锭,就是用墨模压制而成。至宋以后,墨模大量使用。而且墨模绘画和雕刻都很讲究。明、清时期墨模艺术也达到其巅峰。

工艺流程

1、炼烟

在进入正式的制墨环节之前,墨工需要在密闭的燃炉中烧制烟灰。

2、和胶

则可使分散的烟凝聚成块,古人熔胶,要求“煮化得胶清,墨乃不腻”。墨的质量高低与胶的关系非常密切,古往今来,制胶工艺一直是制墨的秘技之一。

3、杵捣

捣杵颇费气力,需反复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

4、成型

墨丸嵌入印板后,将被搁置到毛竹所制的坐担下。这时,墨工就坐在竹担上,腾挪一番,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将墨压平整。挤压规整后的墨锭,需冷却定型后才能脱模,夏季脱模的时间通常长于冬季。

5、晾墨

脱模后的墨锭将被送入晾墨场中翻晾,古代制墨常用炉灰来脱水,而今则以室内晾干为主,但对晾墨场的要求极高:需要保持恒温、恒湿,避免阳光直射,风大要关窗,梅雨季节要促进空气流通,晾墨时,墨工还要勤翻动墨锭,以防收缩不匀而变形。墨锭的大小决定了晾墨时间的长短,一般情况下,一两的墨锭需要6个月,二两的墨锭需要8个月,墨锭越大,需要的翻晾时间就越长。

6、锉边

晾晒后的墨锭还需经专人修边,除去边缘的余墨。修墨师傅将一块挖了槽的木板钉在木墩上,再把墨锭固定在木槽中,然后用工具将墨锭的毛边打磨、修平,除掉瑕疵。

7、洗水

洗去修好墨锭表面的灰尘。 

8、填金

再将成形的墨锭根据图文填描金粉、银粉以及其他颜料。

9、装潢

加以包装后,便成了徽墨。

安徽宣城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徽墨制作技艺》由"緦唸λ蓇"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