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四川 成都 锦江区

成都糖画

走进非遗文化系列之成都糖画
  • 区域:四川成都
  • 类型:工艺
  • 更新:2020-11-19 09:30
  • 网友“情深不移”分享

四川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距今25000年前就开始出现文明,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历史的洪流滚滚前行,留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之一。还等什么?快和小编一起走进精彩的“非遗”世界,看看成都有哪些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成都糖画图片由网友“情深不移”提供

成都糖画是一项甜蜜的技艺,观之若画,食之有味,在蜀地传承500年,深受人们的喜爱,民间曾称其为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极其周边地区,是一种既能品尝又能观赏的传统工艺品。

四川糖画起源

糖画是一种蕴含了历史、美术、地方风俗、蔗糖工艺等元素的高深技艺。艺人手执工具,挥洒糖汁,描绘神奇的图案: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人物等,皆栩栩如生、晶莹剔透,栩栩如生。待新鲜的糖画凝固后,艺人用一根竹签把一件件作品粘合提拿起来,就完成了一幅作品,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糖画约起源于16世纪,在明代宫廷习俗中,每当新年祭祖时,官宦大户人家往往用模具印制糖狮、糖虎和文臣武将等形象用以祭祀,后来该技艺传入汉族民间,逐渐演化为糖画。清初《坚瓠补集》有两首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糖画盛行的情况:液蜜为人始自汉,印成袍笏气轩昂。狻猊敛足为同列,李耳卑躬属并行。枵腹定知无肺腑,虚心自应没肝肠。儿童尽与相亲近,丞相无嗔可徜徉。熔就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苏秦录我言甘也,林甫为人口蜜腹。霉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得全肤。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来年亦纸糊。这两首《糖丞相》说明当时糖画的造型多以人物和动物为主,并且深得儿童们的喜爱,在霉雨季节糖画不易保存,后来汉族民间因祭神用的糖人容易溶化,便用纸扎神偶代替。

四川糖画品种

大货,是指体型较大构图复杂的作品,诸如龙凤、孔雀、狮虎、花篮、金鱼等。

小货,是指体型偏小工艺简单的作品,如单个的虫、鸟、水果等。

子子货,即直接倾倒的一个个圆形糖饼儿,这种技艺要求艺人手腕灵活,动作利索,倾倒过程中直接形成一个个状如钮扣的小圆饼,中间绝不拖泥带水,最能体现糖画艺人的基本功。

丝丝货,是以糖液所形成的缠绵的线条来构图,类似于国画中的白描和西洋画中的速写,又有中国汉族民间剪纸的神奇韵味。

此外还有板板货、填装货、拭皮子、按头子等诸多技法。

传承与保护

1996年,为了对广泛流传于四川民间的糖画艺术进行调查和整理,成都市锦江区成立了民间糖画艺术协会,并提出“立足四川,走向全国,冲出亚洲”的口号,目的是继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从协会成立以来,已有许多著名的糖画艺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示了自己的技艺和才华,比如协会艺人蔡树全、徐淑华、樊德然、陈昌吉等就先后赴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献艺,获得了当地观众热烈的掌声和高度的赞许。

1989年,著名糖画艺人蔡树全等人又创造性地将糖画和彩灯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轰动一时的《糖龙》绝品,该作品长16米,用糖近2吨,在第20届成都灯会上获得一等奖,成为观众最喜爱的一件艺术作品。后来《糖龙》又先后到北京、广州、深圳、福建、武汉、昆明、青岛等地表演展出,受到中央领导和普通观众的一致称赞,还获得过在山东淄博举办的全中国花灯邀请赛一等奖。

1993年,成都市锦江区被中国文化部授予“民间糖画艺术之乡”的称号。糖画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和美好的想象,无论在庙会、集市还是普通的街巷中,它都是最受欢迎的手工技艺之一。 2008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获得成都糖画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四川成都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画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成都糖画》由"情深不移"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