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山西 晋中

黑陶制作工艺

中国古老的陶制技艺--黑陶制作工艺
  • 区域:山西晋中
  • 类型:工艺
  • 更新:2020-11-21 10:20
  • 网友“放荡不羁.”分享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从古至今沉淀下来无数的文化艺术瑰宝,陶瓷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而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陶瓷的艺术源远流长,盛而不衰,黑陶作为陶瓷中的上等品,更是非常珍贵,黑陶文化是需要我们了解、发展和传承的,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下。

黑陶制作工艺图片由网友“放荡不羁.”提供

历史渊源

黑陶是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陶器,距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晋中是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本区域储存着大量制作黑陶所需的原料——陶泥,为黑陶制作提供了天然的优质资源。

黑陶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晋、鲁、陕、豫等地,原料是多年沉积的细致黏土,小部分间杂砂质器物。早期以砂质为主,器物表面多为素面饰以弦纹、划纹、镂空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手工业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逐渐多采用细致而少砂的黏土,快轮制作,贝类抛光,纹饰精美化、地域化、民族化,从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故黑陶具有鲜明的黄河流域文化特色,反映了黄河流域先民的聪明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鲜明的历史痕迹,独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艺术特色

黑陶富有美丽诱人的观赏特点,其器型多样,造型精美,立体效果强,图案分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存于诸城市博物馆虞舜时期的1300多件陶器有陶埙、陶壶、陶鬶、陶南瓦、陶杯、陶鼎,件件精美绝伦,无不显示出黑陶艺术的光华。在所有的陶器中,尤以制作难度最大的黑陶高柄蛋壳杯为龙山文化陶器之典型代表,是黑陶艺术之精品。此杯造型玲珑,其特点为薄如纸、黑如漆、明如镜,素面,黑黝发亮,为国家文物之瑰宝。黑陶高柄蛋壳杯除了山东,其他地方均未发现。《中国文化报》1994年10月16日载文《龙山文化与舜“陶河滨”》中说:“精美的黑陶制品与蛋壳陶是以舜为代表的一代陶工的伟大创造,闪烁着文明曙光的蛋壳陶,我们可将其称为‘舜陶’”

黑陶选用的泥土是黄河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堆积而成,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做。泥土取出后经晾干,后用纱布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后,用工具反复压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再以特制的雕刻工具运用线雕、浅雕、深雕、镂空等技法,手工雕刻出绚丽神秘的图案。然后给黑陶作品安装耳、环、鼻、腿等配件。黑陶表面所呈现纯净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技艺烧制而成的。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考古发现

龙山文化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龙山并因此而得名,但在建国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在虞舜的故乡诸冯周围曾

先后发现了数10处龙山文化遗址,皆为东夷部落居住的地方。1976年至1978年,山东省与昌潍地区的考古工作者曾对诸城市皇华镇的呈子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挖掘,其中发现的龙山文化墓葬多达88座。墓葬分为北、东、西三区,东、西区墓小无随葬品,而北区墓宽大并有随葬品,随葬品主要是黑陶,最贵重的当属蛋壳陶高柄杯,多达20多件。1988年,在离诸冯村20里的九台镇老梧村前,发掘出一处原始部落住宅遗址,内有精美的黑陶和石簇。诸城大量的考古发现有力地佐证了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虞舜正是生活在这个时代。

诸城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史料记载证明,舜的时代正是龙山文化鼎盛时代,舜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制陶专家,在制陶方面有着独特的创造,并对黑陶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相传舜从14岁开始制陶,且非常痴迷。挑选原料从淋泥、砸泥饼子、弄泥条、最后到制作。再从装窑的时间到火候的判断,停窑的时间、出窑的过程,每道工序都十分讲究,非常细致。

尤其是他发明的密封匣钵使陶坯受热均匀的做法,不仅在当时的烧陶中,即使在后世烧瓷中亦被普遍采用。舜在窑后壁开孔放泥条观察烧成火候的办法,比只从前膛上方更为全面、准确、可靠。后人称之为“窗锥”,此办法直到现代烧土窑仍被广泛使用。后人们为了纪念曾烧过窑的农家出身的天子舜,改称窑顶天窗为“天子眼”。

山西晋中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工艺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黑陶制作工艺》由"放荡不羁."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