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福建 宁德 霞浦县

畲族武术盘柴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武术盘柴槌
  • 区域:福建宁德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26 14:50
  • 网友“半夏微澜ぺ”分享

盘柴槌起源于畲族发祥地潮州凤凰山,后经各代武术宗师传承、创新,不断完善而形成的一种畲族武术。它深受畲族同胞喜爱,广泛流传于各处畲族聚居地。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畲族武术盘柴槌图片由网友“半夏微澜ぺ”提供

起源

长期以来,畲族人民在山间过着游耕和狩猎生活,逐渐创造出一套自己的棍术盘柴槌,这带有畲族特色的棍术在狩猎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盘柴槌相传起源于畲族发祥地潮州凤凰山,原先广泛流传于各处畲民聚居地,清顺治年盘柴槌传人兰进生迁到霞浦崇儒畲族乡溪坪村后,盘柴槌从此就只在溪坪村流传。  除了自然环境,当年畲族人也常常遭受地方势力欺压,受到土匪侵扰,于是另一种棍术短棍形成了。短棍又叫齐眉棍、梅花棍,长约2米,供两人练习时对打,招式多样。短棍棍花有四门棍、双头棍、交于柴、折花棍4个环节,灵活机动,迅速凶猛,以扎实、有力、矫健、熟练为标准。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制约,许多畲族村庄深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村的规模小,人口少,财力有限,绝大多数畲族村不存在祠堂、宫观,谈不上给武术宗师立牌建庙,这极大影响了畲族武术的传播发展。另一方面,畲族村寨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民族习俗渐渐被淡化,使许多畲族传统文化濒临绝境。

招式

盘柴槌分为长棍和短棍,长棍又叫丈八棍,单人耍弄,共有10个招式。长棍由质地坚硬的红枥木制成,呈圆柱形,长3.3米,直径4.5厘米。长棍通常用于对付野兽,罕见的长度流露出从狩猎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后来畲族从四处狩猎变为定居农耕,长棍的棱尖慢慢被放弃,变成了今天的长棍。但是在如今的长棍套路中,仍然保留有冲刺的动作。柴槌有两种,一种长1.2丈,由一个人耍弄,叫“中拦”(有攻有拦);另一种长7尺,由两个人对打,叫“盘槌”。有许多名目,如: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双头槌、三步跳、四步半、天观地测等等。在盘柴槌棍术中,步法分别有双头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翻身等动作,每个动作都有攻有拦,攻防结合,步伐稳健又灵活快捷,刚猛有力,招招实用。

特点

作为民族瑰宝的畲族武术盘柴槌,从基本理论、功法到套路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技击性强、利于实战为风格,舒展大方、动作灵活、方法自然、朴实无华、沉着稳健是它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历史特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盘柴槌已陷入传承乏人的尴尬境地。

这种武术从来是传长(子)不传次(子),传男不传女,每一代人只传授一到两人,再由这个武术传人分别传授给众人。如今,精通这种武术的传人屈指可数。

传承

2009年,盘柴槌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传统武术不仅仅是畲族的文化瑰宝,还是中华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福建宁德最新特产

网站声明: 本站《畲族武术盘柴槌》由"半夏微澜ぺ"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