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山东 东营 广饶县

陈官短穗花鼓

表演独特的民间舞蹈
  • 区域:山东东营
  • 类型:美食
  • 更新:2021-11-06 13:25
  • 网友“从未被拥有”分享

陈官短穗花鼓是东营市广饶县的一个独特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清朝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表演形式也是很有着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表演剧目也很丰富,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间舞蹈吧!

陈官短穗花鼓

陈官短穗花鼓图片由网友“从未被拥有”提供

陈官短穗花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陈官乡一带及商河县等地,其起源于清代,由要饭手段演变而来。陈官短穗花鼓早期的表演方式为一人打镲说唱,一人击鼓表演,之后演变为一人唱或两人对唱,多人以锣、镲等伴奏,代表曲目有《串九州》《枕头记》等。陈官短穗花鼓动作舒展、奔放,讲究“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击打头略晃,跑鼓轻如仙”,其击鼓有三四十种套路,如张飞骗马、苏秦背剑等。

表演形式

传统陈官短穗花鼓由一人上场击鼓起舞,另一人击镲伴奏,表演时随意性较强。舞者敲击着“跑鼓点”做“二龙弹须”或“金丝缠葫芦”,上场绕场数圈,称作“打场”。待人群稳定之后,舞者站在场中央,表演正式开始。表演一般按单劈叉、双劈叉、黑狗钻裆、菊花盖顶、苏秦背剑、鲤鱼打挺、喜鹊登枝、神仙绊脚、神仙盘蹲、就地十八滚、老虎大撅尾等动作顺序进行,一个动作可做数遍。

舞者做完动作后,原位站立敲击“短点”,然后选唱《串九州》《报喜歌》《劝人歌》等歌曲(无伴奏),每唱完三句词,鼓镲击“短点”,然后再接唱最后一句。唱完后做出场动作,绕场走出扣手、卷白菜心、绕八字、左“月牙”、右“月牙”、吊花篮等图形,每走完一个图形,仍回场中央,接着做下一个动作。每次表演要做多少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几遍,以及动作速度的快慢,则由表演者视当时的体力及现场观众的情绪等因素自行决定。表演完最后一个动作,向观众行礼致谢,然后敲击着“收尾点”走下场。

动作特征

陈官短穗花鼓的击打方法有它的特殊之处。舞者左手持鼓槌,在腰左侧打点挽花,而右手的穗缨子可甩至背后、胸前,运用跨腿、缠腰、跳步等动作,以鼓槌前、后、左、右、上、下准确地击打鼓面中心。舞者常运用绕腕击鼓、抡穗前击鼓、抡穗后击鼓、抖腕击鼓等动作,打出的各种“花点儿”清脆响亮,节奏欢快,非常动听。这两种鼓槌、穗缨子一同挽花击打法,比起单一的胸前腰间击打法要难。鼓在腰间是活动的,表演时如果没有高超熟练的技术就难以击中鼓面。因此,舞者必须以左臂肘压着鼓边,不让鼓摆动,左手腕又须灵活与右手腕同时舞花。

陈官短穗花鼓的鼓斜背在舞者腰左侧,不固定。这种不固定的斜背鼓,使舞者行动灵活,易于随时变换鼓位击打。但这种背鼓方法也给舞者的击鼓动作增加了难度,鼓在腰旁颠晃移动,鼓槌与穗缨子难以击中鼓面。

陈官短穗花鼓表演动作细腻传神,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艺术性,其注重腾、翻、窜、蹦,“腾”跳起时迅速干拔;“翻”转时双臂开合,借力转身;“窜”起后扒地有力;“蹦”时低矮下沉,突然爆发。舞者上下结合,相互作用,从整体上形成了统一的舞蹈动律和舞蹈内涵。

山东东营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花鼓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陈官短穗花鼓》由"从未被拥有"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