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广东 汕尾 陆丰市

甲子英歌舞

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舞蹈
  • 区域:广东汕尾
  • 类型:美食
  • 更新:2022-01-09 07:23
  • 网友“凉心女神经”分享

甲子英歌舞是汕尾市陆丰市的一个传统舞蹈,是起源于民间敬神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时代的变迁保留至今,表演形式也是很有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舞蹈吧!

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图片由网友“凉心女神经”提供

甲子英歌是汕尾陆丰市甲子镇流传的传统舞蹈。作为当地民间敬神活动,明初从福建传入陆丰甲子镇。明末,一些习武者将原来从福建传入的英歌舞,经过当地武术师的指点辅导和改进,形成有独特风格的甲子英歌舞。陆丰市在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龙舟会、中秋节的赏月会等场合,都要表演英歌舞。

历史渊源

陆丰甲子英歌,自明朝初年(1392年),从福建传入陆丰甲子镇,成为陆丰甲子镇民间历代承传古老的传统敬神活动节目,缘于《水浒传》传奇故事的魅力,英歌被赋予了扬正压邪、平安吉祥的象征意蕴。

甲子英歌舞与祭祀的渊源由来已久。英歌理事会会所位于元帝祖庙左侧的两层楼中,英歌的保护神“田元帅”,被供奉于元帝祖庙神像的右侧,此庙始建于元末明初,修扩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997年修复。

表演形式

甲子英歌舞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分前棚和后棚两大部分。前棚又分“武畔”24人,手握双棍,一色花脸脸谱,代表八卦里的24纯阴;“文畔”12人,手提小铃鼓和单小棍,一色武生脸谱,代表八卦里的12纯阳;另包括花鼓公、花鼓婆各2人。后棚则为演小戏、乐队及旗队人员。其中以前棚为主。

表演开始前,全体队员齐到元帝祖庙中跪拜保护神“田元帅”,请求神保佑演出顺利,结束后收拾道具装箱完毕,再回元帝祖庙感谢“田元帅”。表演时,先由头插金花、手舞银蛇的时迁开道引路,李逵、关胜、杨志等36人按“头槌”“二槌”“三槌”顺序列成两队紧跟而上,一队手舞双棒,一对旋转小铃鼓,迈着沉稳的武当太极蜈蚣步,伴随鼓点一上一下同时起落,边舞边向前推进,舞棒“咚咚咚”的敲击声、冬鼓声、脚下的铜铃声与伴奏的锣鼓声和着舞步齐鸣,表演队伍整齐雄壮,气势威武。“头槌”李逵带领队列进行分开、合拢、交叉等变化,以及削槌、伏槌、掺槌、穿龙等动作表演,还有击打、拾步、返身、背向等拳姿武态。后棚的小戏是化装游行节目,边演边唱,传统节目有《六国封相》《七鹤归洞》《达摩渡观音》《父女会》《双竹槌》《双摇橹》《瞎子算卜》等。

广东汕尾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歌舞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甲子英歌舞》由"凉心女神经"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