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湖北 武汉 新洲区

高跷亭子

湖北节日庆典表演
  • 区域:湖北武汉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10 14:45
  • 网友“试探的温柔”分享

高跷亭子,又叫高跷锭子,因静如亭,而动如锭,故两名兼称。流行在新洲区中部平原,源于明正德年间,是武汉市新洲区孔埠街堤围村传统技艺,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被武汉市最早列入“非遗”项目。由成人脚踩高跷,肩上背“山”或“出”字形钢架,架上分别坐3至5个幼儿。踩高跷的人随锣鼓舞蹈,花样百出,令观众瞠目结舌。

高跷亭子图片由网友“试探的温柔”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试探的温柔”提供

原先表演“高跷亭子”的道具有八座,分别叫白鹤亭子、蚌亭子、五星亭子、三星亭子、烟袋亭子、花伞亭子、香盘亭子和侧翻亭子,是专为纪念八仙设计表演的,后来逐步演变为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

每逢农闲或新春佳节,堤围村的男女老幼欢聚在稻场上,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表演高跷亭子,自娱自乐。其表演形式,由五位成人各自双脚踩着一米高的木高跷,腰间悬挂一米见方的红绿绸布扎成的彩围,肩上背着“山”字形或“出”字形的铁架,架上分头坐着三个或五个出生100天至三岁的幼儿。村民们争相将自家的幼儿送上亭子,图的是一种喜庆和吉利。幼儿们身穿新衣,抹上红脸蛋,头戴彩球,宛若盛开在铁树枝上的一朵朵鲜花。随着锣鼓“咚呛、咚咚呛”的节奏,踩着高跷的人手舞足蹈,时而如凤凰展翅,时而似孔雀开屏,一招一式的惊险动作,把观众的心牵得上下跳动。与此同时,那背架上的幼儿,惊险动作,把观众的心牵得上下跳动。与此同时,那背架上的幼儿,大的双手合十,作拜年或恭喜状态不停地向前翻滚,如同纱锭旋转一般,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小的不胜动作,听其自然,有的流露微笑,好像在回报观众,有的咿咿呀呀,宛如雀噪枝头,有的则泰然处之,似乎对欢乐的人群不屑一顾。幼儿的各种稚态,更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于是,欢呼声,喝彩声,鞭炮声和铿锵的锣鼓声组合成一曲欢快高亢的交响乐,将高跷亭子表演推向高潮。甲戌年正月十五雪打灯,堤围村高跷亭子队的男女老幼,顶风冒雪,赶赴杂技艺术的殿堂)武汉杂技厅,参加武汉市闹元霄舞龙夺标大赛民俗文艺汇演,以其独特风彩,令人叫绝,荣获优秀表演奖。一位归国侨胞看了他们的表演,连声赞叹:“看了孔埠高跷亭,天下高跷不用看!

湖北武汉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亭子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高跷亭子》由"试探的温柔"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