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江苏 南京 江宁区

麻雀蹦

是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民间舞蹈
  • 区域:江苏南京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1-09-02 12:26
  • 网友“暖光潮爸”分享

麻雀蹦是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民间舞蹈,是模拟麻雀的动作,故得名,有着悠久得历史,表演形式很有特色,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间舞蹈吧!

麻雀蹦

麻雀蹦图片由网友“暖光潮爸”提供

麻雀蹦是南京民间的舞蹈,是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的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

历史由来

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传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大锣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此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5种。舞蹈时,双膝始终贴鼓成半蹲,学麻雀蹦跳状,膝部屈伸,带动身体上下起伏,围鼓作上下左右前后大幅度蹦跳。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英武矫健,活泼热烈。"麻雀蹦"常在大型庆典中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麻雀蹦流传在南京江宁方山一带,因其边鼓边舞蹈,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而得名,该舞流传在方山一带,又名“方山大鼓”。相传麻雀蹦从方山陶家庄开始。明朝末年,一位农民带着三个儿子从河南逃荒到方山定居。李自成起义后,他们搬出鼓,边打边舞,动作主要模仿麻雀蹦跳,象征百姓迎接闯王。

动作特点

麻雀蹦表演时一般用10面大鼓,10面大锣,辅之以伞、旗、幡。表演者边鼓边舞,欢蹦雀跃,充分反映了农民渴望社会安宁、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整个舞蹈以“七五三”为贯穿全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共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部分。鼓点明快朴实,动作舒展大方,刚健有力,给人一种欢快奋进之感。

特点

1、击鼓方法别具一格。一般情况下,鼓手击鼓采取立式,上下直捶,而麻雀蹦鼓手击鼓时,均成马步姿态,贴鼓半蹲,昂首挺胸,横握鼓槌,采用上下来回滚动点擦击鼓,这样击鼓不仅便于跳跃,移动自如,而且鼓声特别浑厚动听。

2、鼓舞语言形象逼真。用丰收稻场上麻雀登场欢蹦啄食的情态动作,编成瞭望、腾挪、亮翅、展翅、啄稻、抱窝、雀跃等舞蹈语汇,贴切自如,表演的形象、逼真、生动,给人以愉悦。

3、鼓点编排刚柔交融。麻雀蹦有南北鼓点兼而有之的特色,早年打的是河南"得胜鼓" 的鼓点,后受到了南方"十番锣鼓"影响,以“七五三”的打法为基本鼓点,既北方鼓乐的豪迈,又有南方鼓乐的婉约。

4、锣鼓配合相得益彰。麻雀蹦中的鼓、锣既是鼓舞道具,又是伴奏乐器。鼓声浑厚,鼓点简洁生动,锣音清脆,节奏稳健有力。

江苏南京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蹦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麻雀蹦》由"暖光潮爸"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