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傩戏

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松桃傩戏
  • 区域:贵州铜仁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05 13:05
  • 网友“我想忘了”分享

在美丽的多彩贵州,流传着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松桃傩戏。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起源与背后的故事,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松桃傩戏图片由网友“我想忘了”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我想忘了”提供

松桃傩戏

 黔东北是全省乃至全国傩戏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典型的地区,被誉为“傩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有两束浪花最为绚丽,一是土家族唐戏,一是苗族傩愿戏。后者主要保存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和铜仁市部分地区。

要探究苗族傩戏产生的过程,先要了解苗族“人民共同体”形成的过程;要知道苗族傩戏产生之初的原始形态,应该先把握苗族先民早先的生活情状的大致风貌。

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苗傩有“文戏”和“武戏”之分。做“文戏”不戴面具(面具俗称为鬼脸壳),谓之为“法事”。表演时,需有吹海螺、敲木鱼、大小钹、锣、鼓、撞铃各一人组成 (即称乐队),掌坛法师使用印尺、令尺、卦、神印等法器,“法堂”一般设在主家堂屋内或天井坝中。是时,敲锣打鼓,又唱又念,手舞足蹈,表现一定的故事情 节或整个故事内容。围观者数以百计,通宵达旦。

 “武戏”谓之“还愿”,有“财愿”、“护家愿”、“招魂愿”、“脱疾愿”、“企盼愿”等多种。做“武戏”须 戴面具,面具选用不容易开裂的木料(如楠木)制作,经过取材、造样、画型、抠瓤、雕刻、打磨、上色、加蜡、涂油等工序制作,面相有男有女,有鬼有神,慈目 善脸、喜笑颜开者有之,龇牙露齿、轮睛鼓眼者有之,滑稽小丑者有之……表演时,需由吹牛角、摇师刀、敲锣、鼓、钹等各一人组成,掌坛法师使用“排阴带”、 麻鞭、祖师杖、斧头、令尺、卦、神印等愿器,“武戏”必须设在主家堂屋内。表演动作粗犷质朴,与“文戏”表演有所区别。

“文戏”布置较简单省事,“武戏” 较复杂讲究,至少一周才能布置得当。

苗傩整场活动分为“开坛请圣”、“跳堂”、“送神”三个阶段。“开坛请圣”阶段,先用红黄绿纸和竹篾等材料扎成五营门:即“东门进北门出,西 门进南门出,南门进西门出”。

从大门到堂屋中央,用一丈二尺红布搭成桥(忌用白布)。掌坛桌上须放土碗、师刀、牌簪、灯弋、法书、法衣、冠匝、头巾、斋 粑、法鼓、鸣角、神签、神篆、神杖、印盒、布袋、雨伞、草鞋、兵麻、法铃、笔墨、符书、牙篆、令牌等法具。“开坛请圣”才算完毕,便杀猪设宴,款待众亲朋 好友。

傩舞仍然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当“戏剧”它的功用仍同原始巫舞一样,是娱身而不是娱人。不过傩舞由一人或几人主持统一布置,消除甚少减弱了原始巫舞的群体无意识特征和散涣性,又由个人意志渗入傩舞,使得祭祀,歌舞都带有相当成分的想像,摹仿以上综合整理摒弃等因素,这使得傩舞中“戏剧”艺术因素的产生和增多成为可能。

贵州铜仁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松桃傩戏》由"我想忘了"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