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安徽 淮南 寿县

淮词

淮词是珍稀剧种
  • 区域:安徽淮南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26 09:25
  • 网友“爱你小子”分享

淮词是珍稀的剧中,表演动作粗犷豪放,独特的唱腔,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当地特色。下面咱们来一起看看吧!

淮词

淮词图片由网友“爱你小子”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爱你小子”提供

文化特征

行当

淮调的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面之分。和许多强调以唱为主的戏曲不同,淮调在演出形式上,动作古朴、粗犷、豪放,继承了祭祀舞蹈的动作特点,还有古杂技功底和大洪拳架式及大扭大摆舞蹈技巧,在舞台上经常可以见到艺人们展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的绝技,不时配有四大扇、尖子号伴奏,使人有万马奔腾、铁军冲杀之感

乐器

淮调的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尖子号以及大梆子等。尖子号是淮调比较古老而独特的伴奏乐器。其状如喇叭细而长,为铜质,总长1.5米,下有号碗,上有号嘴、震动膜,声音尖细嘹亮,穿透力极强,配合打击乐演奏,很能烘托气氛。此外,大梆子很有特色,这种乐器长约46厘米,中段略粗,于中段开一长方口,中间掏空,打出的音色浑厚有力。打击乐器则配有四大扇、锣、鼓、钹等,主要用于将帅出征、行军等大场面,以烘托将帅八面威风的气氛,听起来红火热闹。

脸谱

淮调保留了许多独特脸谱,不同人物不同性格具有不同的脸谱。秦琼红脸五道眉,敬德黑脸三块瓦,杨七花脸自来笑,张飞黑花倒丝钩,关云长丹凤卧蚕眉等及小花脸均别于其他剧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脸谱风格

伴奏

淮调的伴奏伴奏沿用了梆子腔剧种早期的主奏乐器大弦、二弦和三弦,武场保留着“四大扇”、“尖子号”等特色乐器和伴奏方法,火爆激情、古朴震撼,非常适宜演绎和表现古代战争的场面和气氛。

唱腔音乐

淮调唱腔音乐属于“A徵”调高及调式,早期的淮调男女演员一般均用大本腔,后改用二本腔,多真假声兼用。早期多用后嗓,即开头一句甩腔,称之“讴”,40年代前后此唱法匿迹。

表演

淮调在表演上,保留了许多早期戏曲的表演态势和绝活。如《殷蛟下山》剧目中殷蛟耍“獠牙”即是其中之一,獠牙乃取自大野猪或老母猪的犬牙制作而成,长二寸余。早期艺人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凶狠的特点,往往需要在嘴里含上8个长长的獠牙。同时,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事先要在獠牙里灌满铅,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在演出的情节中不需要表现其凶狠一面时,表演者要把8个獠牙全部收入嘴中,而需要时则依靠舌尖和牙关节等部位的搅动,将8个獠牙推出并做出各种姿态,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一系列的动作、表情把花脸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

保护措施

安阳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淮调,专门设立扶持基金,通过开展戏曲比赛、定期举办演出等活动发展壮大淮调剧团,让传统文化回到群众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他们还努力为剧团引进人才,引导剧团走出去,并提供相应的补助,争取以演出质量来赢得观众,在艺术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求突破,形成文化品牌。 

2010年9月,文化部和河南省为保留淮调精品剧目的神韵来安阳县淮调剧团,录制影像资料,为淮调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2013年,河南省在安阳县录制珍稀剧种时,淮调剧团演出了《殷蛟下山》、《李刚打朝》、《吴凤岭》等剧目,为淮调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阳县邺祥淮调艺术有限公司获得“淮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安徽淮南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词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淮词》由"爱你小子"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