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天津 滨海

篓子灯

是天津滨海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
  • 区域:天津滨海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1-07-01 12:22
  • 网友“初相识”分享

篓子灯是天津滨海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有着很丰富的表演形式,展现了当地人民为驱邪祈福的美好愿望,每年都会举行,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间舞蹈吧!

篓子灯

篓子灯图片由网友“初相识”提供

篓子灯又称"椅子灯",是流传在河北东部的丰南区、丰润区等环渤海地区的传统舞蹈,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遗留在民间的傩舞。因面具是用鱼篓和太师椅制作,表演时面具内燃蜡烛而得名。

特点

篓子灯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遗留在民间的傩舞,是河北东部一带驱鬼逐疫活动的遗存。丰南区傅庄子村的篓子灯,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具有地域性特色,是河北东部一带为数不多的傩舞,可谓古燕赵“乡人傩”的活化石。其产生无文字可考。篓子灯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表演形式

传统的篓子灯表演由六名男子分别扮演五个小鬼和一个判官(钟馗)。舞者头戴面具,不化妆,着便装。小鬼的面具是以竹篾或秫篾编制而成的鱼篓为骨架,眼、鼻处留孔,篓子外面糊毛头纸,彩绘而成。判官的面具是以太师椅为骨架,外糊毛头纸彩绘而成。太师椅的两个横撑落在舞者肩上,双手握住太师椅的两条腿进行表演。

作为一种民间舞蹈,每年农历腊月,表演者排练篓子灯,农历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晚上表演。届时,表演队伍从药王庙出发,会首鸣锣开道,舞者随后,后有专人放荷花灯,各家门口都要放一盏,街口放三盏。正月十六晚上表演“五鬼闹判”,即钟馗驱逐疫鬼。这是最后的驱疫仪式,演毕,将面具烧掉。整个表演过程充满宗教神秘气氛,场面庄重严肃。

篓子灯表演无特定的舞蹈语汇,都是生活中的动作,表演时全凭舞者即兴发挥,但必须围绕驱鬼逐疫进行表演。篓子灯的音乐为打击乐。所用乐器有大鼓和大、小锣各1面,1副小钹和2副大钹。打击乐的音调低沉,伴着黑夜的笼罩,几只恶鬼在鞭炮的硝烟弥漫中时隐时现,左右摇晃,踩看鼓点,游游荡荡地自远而近地一步步走来,令人毛骨悚然。加上篓子灯中点燃的牛油蜡,映照得鬼脸更加恐怖,正值夜晚,那点点灯光,摇摇晃晃,忽明忽暗,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天津滨海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灯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篓子灯》由"初相识"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