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湖南 长沙

长沙花鼓戏(浏阳)

长沙花鼓戏是一种汉族的戏曲
  • 区域:湖南长沙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10 17:15
  • 网友“思念成瘾”分享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比较出名的。主要围绕的是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地方花鼓发展而来的,有着很古老的历史。

长沙花鼓戏(浏阳)

长沙花鼓戏(浏阳)图片由网友“思念成瘾”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思念成瘾”提供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十二属县——长沙、善化(今望城)、湘阴、浏阳、醴陵、湘乡、宁乡、益阳、安化、茶陵、攸县等地。长沙花鼓戏形成、流行的广大地区各地方言有较大差别,旧称“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随着艺术交流的频繁,逐渐演变为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2008年,长沙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起源

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清代中期以前,长沙一带盛行“地花鼓”、“花灯”和“竹马灯”。清代中叶以后,花鼓戏逐渐流传开来。但各地名称不同,宁乡一带称之为“打花鼓”,浏阳各乡称为“花鼓灯”和“竹马灯”,长沙望城一带和醴陵地区称其为“采茶戏”,20世纪40年代,有人称之为“楚剧”。乡间则统称为花鼓班子,以班主命名,后多以吉祥语或地名命名,诸如得胜班、土坝班、大兴班等。

发展

长沙花鼓戏脱胎于湘中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间歌舞,是在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两小戏”阶段。这是长沙花鼓戏的雏形,与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是“三小戏”阶段,这是花鼓戏正式形成并最具特色的阶段。时间大约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74年)。“三小戏”是“两小戏”的发展,在丑、旦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了小生行当,使花鼓戏脱离了歌舞演唱的旧套。

三是“多行当本戏”阶段,它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净等表演行当,剧目也从原来以小戏或折子戏为主而逐步变为搬演故事完整的本戏。在这个阶段,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得到了完善,剧目进一步扩大,角色行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的地方戏曲剧种。

清道光、咸丰年间,长沙花鼓戏开始与湘剧同台演出,从湘剧中吸取营养,出现了“亦湘亦花”的科班、戏班。同时花鼓戏扩大了自己的演出剧目,丰富了表演艺术,促使花鼓戏的音乐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剧目上也发展为故事完整的整本戏。

清末民初,花鼓戏开始进军城市。民国元年,花鼓戏新泰班进入长沙演出。到1949年,花鼓戏开始进入兴盛时期,益阳班、湘潭班、醴陵班、宁乡班、浏阳班云集长沙,不同路子的花鼓戏因频繁的艺术交流而逐渐合流,舞台语言向长沙官话统一,形成比较完备的长沙花鼓戏剧种。

20世纪80年代,湖南全省100多个专业戏剧团体中有33个剧团演唱长沙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成为湖南地方戏曲中剧团最多的剧种。

剧目

长沙花鼓戏源于民歌,初期没有声腔之分,唱腔为民歌联唱。在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定型的声腔形式分为三类:民歌灯调、川调和打锣腔(傩腔)。其中川调和打锣腔是剧种的代表性声腔。

浏阳为长沙花鼓戏发源地之一。浏阳花鼓戏因受地域文化影响,兼有湘东的山歌、浏阳民歌、江西采茶、平江花灯及浏阳地花鼓的元素,在演出剧目、声腔特色、表演风格和锣鼓套路上,自成流派,别具一格。

2014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长沙花鼓戏(浏阳)成功申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长沙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浏阳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长沙花鼓戏(浏阳)》由"思念成瘾"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