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江苏 苏州 吴江区

吴江桑蚕丝绸习俗

传奇色彩的吴江桑蚕丝绸
  • 区域:江苏苏州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02 13:20
  • 网友“半夏如烟-”分享

说起丝绸之路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丝绸,因为丝绸而使得丝绸之路闻名于世,那么吴江的桑蚕丝绸你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吴江桑蚕丝绸

吴江桑蚕丝绸习俗图片由网友“半夏如烟-”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半夏如烟-”提供

桑蚕丝绸的历史故事

“相传古时候在蚕事之前,蚕农们备好香烛前往蚕神祠庙,在寺庙里进行祭拜,而富有蚕户则延请僧道拜蚕花忏。蚕农以往在孵蚁、蚕眠、出火、上山每一阶段都要在家祭祀一番。而到了近代逐渐趋简化,一般只在清明前后蚁蚕孵出的时候,将供品和蚁蚕上桌供奉,称为‘祭蚕神’。

古时候的饲养桑蚕

古代养蚕技术相对落后,孵种期间,蚕娘身穿老棉袄,关在睡房内,将蚕种焐在胸口,消除杂念,依靠体温将蚁蚕孵出,将其称为“暖种”。“蚕关门后‘暖种’,古来,震泽及盛泽地区的桑蚕业极为发达,成为农村的主要副业,乡民视之甚重,明清以来尤甚,由于桑蚕业之收益远高于耕作,因此养蚕成为农村生计中的头等大事,蚕户希冀有上好收成乃是普遍的心态,于是围绕养蚕各个环节演绎出一系列蚕丝风尚习俗,其核心是趋利避害,如蚕神崇拜、养蚕禁忌、养蚕口彩、蚕室布置、蚕妇穿戴、采茧以及人际礼仪活动和岁末以祈来年丰收的“照田蚕”活动等,还有缫丝习俗,让新媳妇在村坊间试缫新丝,集体比试缫丝技艺等。古代至近代吴江惯养头蚕、二蚕两季,相当于现今的春蚕和夏蚕。春蚕对乡民的经济生活尤为重要,有“春茧半年粮”之说,又有“蚕箔落地,有钱栽秧”的谚语。在吴江西南境桑蚕产区,春蚕季节称为“上忙”,而稻作季节称为“下忙”,蚕稻两作,等量齐观。五言绝诗《慈云塔影》云:“蚕事胜耕田”,点出蚕业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足见乡民全年的油盐酱醋、衣着鞋袜等日常开支,以及稻作农本多赖卖丝所得,震泽一带农民形象化地说“上半年人养蚕,下半年蚕养人”实在是对人蚕关系富含哲理的高度概括。

吴江桑蚕丝绸习俗

桑蚕丝绸习俗大致分为8个部分,即戴蚕花祭蚕神、祛蚕崇、蚕关门蚕开门、看花蚕缫新丝、剪茧花、照田蚕、竖蚕花竹和摘蚕花。养蚕同样有一些“禁忌”。例如:在桑叶进门前,用桃枝拍打以防带来野鬼,传说桃树可以驱邪;养蚕期间食用面条时,要闭嘴咀嚼,一口吞下,以防“拖丝娘”病危害蚕宝宝;在蚕室内禁止赤膊,以防小蚕学样不结茧等。传说‘青娘’藏在螺蛳壳里,养蚕期间吃螺蛳时用竹签挑出,闭嘴咀嚼然后把螺蛳壳抛上屋面,防‘青娘’祸害蚕宝宝。”同时还有一个口忌,就是蚕家叫酱油只能称“赤辣子”,不能直呼酱油以防应验蚕生“酱油病”。这些习俗大概只有老一辈的蚕农知晓。

桑蚕丝绸习俗是吴江地方民间文化宝库中之瑰宝,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如实地反映古近代吴江的社会经济面貌和乡民蚕家的求富心态,反映蚕户的淳朴虔诚,同时还以经验主义的形式总结出一些具有科学价值的教益。桑蚕丝绸习俗极具社会性、普遍性,五彩缤纷、丰富多彩,以真挚的感情体现出人蚕、人丝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我国民俗学上独树一帜,实为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独特的习俗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有传承下去的责任!

江苏苏州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习俗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吴江桑蚕丝绸习俗》由"半夏如烟-"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