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上海 崇明

崇明扁担戏

扁担戏是一种中国传统戏剧,属于木偶戏
  • 区域:上海崇明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26 09:30
  • 网友“旧如醉﹌”分享

崇明扁担戏是崇明当地的一个戏曲活动,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了扁担戏的相关短片,感觉很新奇,去找了找相关信息,了解到不过1平方米的戏台,背后却是那么精彩繁复。一个人的舞台,演绎了一个个故事,一起和本地屋的小编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崇明扁担戏图片由网友“旧如醉﹌”提供

崇明扁担戏

扁担戏是一种中国传统戏剧,属于木偶戏。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乐器、影人、道具、小型舞台等,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被称为扁担戏。扁担戏曾经是在全省流行相当广泛的戏曲艺术形式。

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渐渐被其他更现代的艺术取代,而新蔡县杨庄户乡的孙庄尚有人坚持演出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至今仍有自娱自乐演出。杨庄户乡位于河南、安徽交界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传统艺术容易在这里保存。扁担戏演出的形式较小,但内容丰富,集戏曲、曲艺、口技、民间工艺于一体,技术性很强。扁担戏又叫五指木偶戏,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剧种之一,是中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表演形式,是布袋木偶戏的活化石,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开发潜力。清末由安徽艺人传到驻马店新蔡县,由一人挑着戏担子穿乡走村进行表演。

故事传说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年幼时为解病中的母后心烦之乱,把大量歌女招进宫中,都没有奏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做了十个小木偶套在手指上,配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简短的故事情节,终于博得了母后一笑。因此,有人认为“扁担戏”是从唐朝的宫廷里兴盛起来的,称之为“宫廷戏”。后来传入民间。

具体介绍

崇明扁担戏是流传于上海市崇明区的一种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传统木偶戏。由一个人既当演员,又当伴奏员;既用手指演绎角色,又用嘴巴演唱台词、摹拟口技的戏剧,在崇明岛上被称为“木人头戏”,有关行家将这种一人表演的布袋木偶戏称之为“扁担戏”。入选了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时,民间艺人用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如果有人邀请演出,就选择一个较为平整的场地,放下供表演者坐的高脚凳子,再把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下横档的榫里,将上端小舞台加以固定,然后表演者躲入到小舞台后边,坐到用拖地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子上,双脚踩响在高脚凳凳面下横档上的锣钹,一阵击打之后开始表演。表演者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偶,用嘴来来摹拟剧中故事情节里人物的道白、唱腔,间或还辅之描述打斗、格杀的口技等。这种一个人既当演员,又当伴奏员;既用手指演绎角色,又用嘴巴演唱台词、摹拟口技的戏剧,在崇明岛上被称为“木人头戏”,是木偶戏的一种,有关行家将这种一人表演的布袋木偶戏称之为“扁担戏”。

崇明的“套享戏木人头戏”相传在公元1796年至1820年(清朝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当时一位李姓艺人来到崇明演出,当地人顾再之拜他为师,后又传朱少云等十余人,于是“木人头戏”便在崇明流传开了。20世纪50年代,崇明区文化馆曾和有“木人头戏”担子的文化站,对木偶艺人进行访问,帮助他们加工道具,1956年曾集中九付木人头戏担子举行过会演。20世纪60年代后“木人头戏”沉寂了,到八十年代初又可开演了,但仅存中兴镇朱家几付担子,朱家已传三代,第一代为朱克成、第二代为朱学文、第三代为朱雪山等六人。朱家六人偶尔在农闲时演出,主要剧目有《武松夜战蜈蚣岭》、《薛仁贵大破摩天岭》、《唐僧取经》、《罗通扫北》等。2006年6月8日,在上海三山会馆举办的“2006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民间收藏展”上,朱雪山的表演,吸引了中外人士,受到高度评价,文汇报、新民晚报均刊登照片予以报导,使更多的人知道了崇明扁担戏。

上海崇明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崇明扁担戏》由"旧如醉﹌"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