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福建 三明 沙县

沙县肩头棚

沙县肩头棚是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区域:福建三明
  • 类型:民俗
  • 更新:2020-11-26 14:50
  • 网友“菠萝草莓酱”分享

沙县肩头棚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是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今天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沙县肩头棚

沙县肩头棚

沙县肩头棚图片由网友“菠萝草莓酱”提供

沙县肩头棚又称肩膀戏(沙县民间称肩头坪,200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时写作肩头棚),该戏起源于清朝末年,相传为沙县民间艺人连细狗首创。是闽中沙县民间流传下来的独一无二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沙县肩膀戏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

肩膀棚又称肩膀戏,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是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初是孩童在台阁上,表演简单的故事、戏剧,由人们抬着,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肩膀戏”,改为肩托3-6岁小演员进行表演;其音乐多吸收花鼓调、南词与民间小调,角色一般不多,大多演文戏和生活小戏,剧目较丰富。主要剧目有《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

《补缸》 补缸师傅为一俊俏的大嫂补缸,心猿意马,有意将缸敲破。引发纠葛,补缸师傅信守诺言,照价赔偿,博得大嫂欢心。

《花子过关》 该剧取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讲述梁山好汉燕青、时迁、孙二娘和顾大嫂,乔装打扮,与守县令机智周旋,顺得闯关。

《小放牛》 该戏以对唱形式,描述牧童在放牛时,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时的情景。

艺术特色

表演时由3~6岁的小孩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和手部及头部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和脚部动作,上下两人配合默契,表演细腻,形态逼真,演技奇特,戏路宽广,唱腔多为传统民间“花鼓调”、“调兵调”等,同时吸收了南词、土京戏等曲调,唱腔动听、场地不拘,舞台或露天广场或走街串巷,均可表演。

历史渊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班竞相演出,时有“玉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造一种小孩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剧目。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约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特别戏种。 主要剧目有《花子过关》、《小放牛》、《补缸》、《四郎探母》、《平贵别窖》等。

福建三明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棚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沙县肩头棚》由"菠萝草莓酱"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