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江苏 苏州

苏裱

苏州又称“吴装”,我国裱画的主要派别之一,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 ...
  • 区域:江苏苏州
  • 类型:工艺
  • 更新:2020-10-30 09:30
  • 网友“木年瑾昔”分享

裱画又称裱褙,是中国书画的一种装潢艺术。中国裱画又分为京裱,汉裱和苏裱三大派系。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在江南,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都很看重苏州的装裱,如宋代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就经常和装裱师傅们一起研究装裱设计问题,发明了古绢、古纸冲洗补全等技法,因创始于宣和年间,故谓之 '宣和裱'。

苏裱

苏裱图片由网友“木年瑾昔”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木年瑾昔”提供

明宣德以后,装裱重心从杭州转移到苏州,嘉靖、万历间达到全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佳评(见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明清以来数百年间,承前启后,自成一家,为世所重,人称“苏裱”。到晚清,苏州城内的裱画作坊有1000多家,苏裱实力称甲天下。

苏裱图片由网友“木年瑾昔”提供

苏裱图片由网友“木年瑾昔”提供

苏州艺人除了会装裱书画外,还独擅装裱苏州刺绣品。书画装裱与刺绣装裱,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书画作品在装裱时会根据纸张质地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装裱刺绣时,也需要根据各种面料质地,判断其是否会缩水、吸不吸浆而选择不同的装裱法,尤其是单面绣,反面要托一层宣纸,所以其装裱方法与中国画的装裱方法更是趋同。

历代苏裱妙手,有一套修复古旧书画的特殊技艺,一幅书画作品,即使支离破碎,折皱残缺,一经“揭旧修复”,即可起死回生,竟成完璧,因此苏裱有“书画郎中”之誉。

苏裱图片由网友“木年瑾昔”提供

苏裱图片由网友“木年瑾昔”提供

古书画修复,传统的说法包含“洗、揭、补、全”四个步骤。“洗”时要根据书画的破损程度而采取不同方法,如果字画没有特别糟糕,有裱纸托着,则可上排笔按压着洗,否则不能轻易上排笔。“揭”是苏裱的一大特点,古字画在揭裱之后露出破洞,需要进行“补画芯”,这就是字画装裱中是最常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试想一下,一幅书画总共四层纸,画芯本身是薄薄一层,托上托纸,又称“命纸”,后面还有两层褙纸,命纸紧挨画芯,且特别薄,揭纸时稍有不慎就会把画芯揭掉,故而有时只得靠手指慢捻,捻成极细的小条取下,技巧以外,还得有十分耐心。“补”指的是揭下旧托纸后,拿一张新的托纸托住画芯,画芯缺失处要补,断裂处要贴折条。补完外边还要刮口,刮成斜坡,不能有硬突,防止硌着画芯,轻重得当才能做到新旧结合处严丝合缝。“全”是书画补好后做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一道工序通常包含补色及接笔,若后补的纸绢比原来的颜色浅,则要将其跟原先颜色找齐以不露痕迹。接笔是指连续画意缺失处,这要求裱画师最好有书画基础。“洗、揭、补、全”完成后,还要如正常裱画一样做上绫裱、绢裱或是纸裱,是画轴的要装好轴杆。

刺绣品托裱有“直托”“飞托”“复托”三种托法。“直托”就是将绣品背面向上平放在裱台上,用排笔蘸清水润湿绣面,这种托法因浆水容易浸透正面,造成绣品线色无光,故只适用于低档产品。“飞托”是指用喷水壶把绣品喷湿,另将刮干净的托纸放在裱台上,刷上厚浆水,用干宣纸衬在托纸的后面,待吸干水分后,将托纸翻在刺绣产品的后面并刷平,这样托裱出来的绣品,保有色泽。“复托”则适用于旧绣或一些丝线湿润后要跑色的绣品,复托时绣品不直接浸潮水,故绣线不会“飞色”。

苏裱图片由网友“木年瑾昔”提供

古书画往往百八十年就得修复一次,而修复一幅字画,少则半个月,多则大半年。对于霉烂、破损的古书画来说,修复可以达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正因为有了修复师们的不辞辛苦,才让我们有机会在博物馆里欣赏到那些年代久远的书画精品。他们隐于名画之后,用精工细作延续了画作的生命,也把文化的血脉延续了下去。

江苏苏州最新特产

网站声明: 本站《苏裱》由"木年瑾昔"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