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产 福建 莆田 涵江区

梧塘黄氏纸扎

流传已久的纸扎技术
  • 区域:福建莆田
  • 类型:工艺
  • 更新:2020-11-26 14:50
  • 网友“浮浮沉沉﹋”分享

流传已久的纸扎技术,惟妙惟肖,制作精美,主要是在祭祀活动时候使用,快来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梧塘黄氏纸扎

梧塘黄氏纸扎图片由网友“浮浮沉沉﹋”提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网友“浮浮沉沉﹋”提供

历史渊源

迄今发现最早的纸扎实物,唐代古墓群中发掘的纸棺,年代为唐大历四年(769),显示出千年前古代纸扎技艺的高超及纸扎艺术和丧俗文化的结合状况。中国纸扎文化在千年的演变进程中,纸扎技艺愈发出神入化,与民俗结合的日益紧密。莆田涵江梧塘纸扎文化不但继承了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纸扎文化的优良纸扎技艺,造作迅捷,造价低廉,造型美观,造化神速,欲佛欲神,欲人欲兽,欲物欲宅,随心所欲,纸扎技艺不断提升改进,而且与地域特性显著的民俗相结合,在莆田传统祭祀、丧俗文化占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梧塘黄氏纸扎流传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自清道光年间黄玉贤开始,传承至今已逾六代,有100多年的历史。

制作技艺

纸扎在民间有扎作、糊纸、扎纸、像生、扎罩纸、彩糊等称谓,是融合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纸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狭义指丧俗纸扎,在莆田传统民间习俗中流行较广,主要用于祭祀及丧事活动中所制作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等焚烧的纸品,一般与民间丧事及祭祀活动相关。

制作工艺

梧塘黄氏纸扎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材、扎骨架、糊制剪贴、折叠、彩绘等流程。先由芦苇、麦草、竹子或麦秸杆等材料塑造各种基本形体的框架,中间用粗纸做垫,然后根据造型需要用不同彩纸进行剪镂、雕琢、糊制在框架上,最后施以彩绘、装饰,完成外观。黄氏纸扎作品精细,线条分明,造型逼真、美观,欲佛欲神、欲人欲兽、欲物欲宅,堪称一绝,深受群众喜爱。

特点

1、品种繁多,分类精细。根据拜忏、庆寿(含谢恩)、结婚、开光、告峻、持戒、安土、巡游等不同的民间风俗需要,扎出不同的纸扎祭祀品,其中拜忏类是纸托文化最主要的展示平台。

2、纸扎技艺突出,名扬中外。曾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展”。

3、纸扎文化的普及性。莆田地区的各种祭祀、丧俗等传统民间风俗保留较完整,民众十分重视这些传统节日、礼仪,纸扎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从清明、冬至扫墓,结婚、庆寿到拜忏、持戒,处处呈现着纸扎文化。

纸扎技艺突出,扬名国际。莆田涵江梧塘纸扎是民间中最为突出的习俗技艺之一,莆田纸扎品中的一匹马神骏由缰闻名国际。首居国际民间艺术展在美国洛杉矶展览时,莆田师傅林文富代表中国民间纸扎演出并获联合国授予的“国际民间纸扎大师”荣誉。此殊荣是对莆田涵江梧塘纸扎突出技艺的最直接、最正面、最权威的肯定。

纸扎文化的普遍性。莆田地区的各种祭祀、丧俗等传统民间风俗保留较完整,民众十分重视这些传统节目、礼仪,纸扎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从清明、冬至扫墓,结婚、庆寿到拜忏、持戒,处处贯穿着纸扎文化。

这一独特的手艺由黄氏家族世代相传,饱经风雨,却从未中断,甚至在“文革”中也依然保持,这对黄氏纸扎艺术的抢救、保护、挖掘、传承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现今许多纸扎专职制作师年事已高,林文富师傅现定居于美国,人才流失,而且年轻一代甚少学习纸扎技艺,学习者也尚技艺青涩,艺人传承青黄不接。目前莆田神骏由缰闻名于世纸扎品——骏马和其他纸扎品的传承师已成濒危。若不予重视、扶持,这项民间艺术将逐渐没落。

福建莆田最新特产

您可能对下列扎也感兴趣

网站声明: 本站《梧塘黄氏纸扎》由"浮浮沉沉﹋"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